焉耆國的降表送到軍帳時,程巖正在試驗新的配方。王二從火焰山取來的赤土,在陽光下泛著暗紅色的光澤,像是凝固的血液。老窯工黧黑的臉上沾滿紅色粉塵,連皺紋裡都嵌著細小的赤鐵礦砂。
“侯爺,這土燒出來的顏色......“
程巖沒有立即回答。他注視著陶缽中暗紅色的漿液,那顏色與西域的晚霞如出一轍。摻入雪山白泥後,漿液表面浮起一層細密的氣泡,發出輕微的“嘶嘶“聲,像是某種活物在呼吸。
“侯爺看!“
陳大突然掀開帳簾。瘸腿漢子殘缺的右腿上綁著新制的水泥甲片,表面刻滿了龜茲文字的咒語。他身後,一座橫跨冰河的水泥橋在晨曦中熠熠生輝,橋墩上雕刻的唐式斗拱與胡旋舞女交錯排列,欄杆間嵌著繳獲的波斯琉璃瓦。
程巖放下陶缽,走出軍帳。春日的陽光照在新橋上,折射出七彩光暈。最驚人的是橋面——用戰死的玄甲軍鐵蹄熔鑄的鋼纖維,在水泥中織成緻密的筋骨。他蹲下身,手指撫過橋面,觸感比長安的官道還要光滑。
“這橋......“程巖突然發現橋墩上刻著個奇怪的記號:一個歪扭的“程“字,旁邊畫著只三條腿的狐狸。
“是程寧那丫頭刻的。“陳大咧嘴笑了,殘缺的牙齒間漏著風,“她說這是咱們的標記。“
遠處傳來駝鈴聲。程巖抬頭,看見一隊粟特商人正對著朝陽舉起水泥燒製的望遠鏡,鏡筒上“貞觀八年制“的銘文清晰可見。為首的胡商還是那個薩保,左耳殘缺處的水泥耳璫換成了新的,上面刻著個小小的“唐“字。
“侯爺,龜茲使者求見。“
王二的聲音打斷了程巖的思緒。老窯工身後跟著個裹白袍的龜茲人,雙手捧著個鎏金銅匣。使者跪地開匣,裡面赫然是塊藍綠色的水泥磚,表面刻著龜茲文字。
“我國王說......“使者操著生硬的唐話,“願以琉璃配方,換......“他指了指遠處的橋樑,“這個。“
程巖沒有立即回答。他接過銅匣,發現磚塊底部粘著片羊皮紙,上面畫著奇怪的符號——正是那日在山谷窯場看到的圖紙。不同的是,這次圖紙旁邊多了行小字:“月食之夜,寒鐵現形。“
“告訴他......“程巖合上銅匣,“三日後,火焰山下見。“
使者離去後,程巖立即召集眾人。陳大拄著棗木棍,在沙地上畫出火焰山的地形;王二取出新燒製的水泥磚,演示如何在極寒中保持強度;程寧則捧出她最新調配的白泥漿,那漿液在陽光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
“哥,你真要和他們交易?“程寧仰起小臉,髮間的銀鈴叮噹作響。
程巖摸了摸懷中的銅匣,那裡除了龜茲的水泥磚,還藏著從《齊民要術》上撕下的一頁。他望向遠處的火焰山,赤紅的山體在烈日下如同燃燒的炭火。
“不是交易。“他輕聲道,“是了斷。“
三日後,月食之夜。程巖獨自站在火焰山的隘口,懷中揣著那塊摻了雪山白泥的水泥磚。月光漸漸被陰影吞噬,山風驟起,卷著細碎的赤鐵礦砂拍打在臉上,生疼。
“程縣男果然守約。“
薩保的聲音從黑暗中傳來。胡商依舊戴著那頂卷簷虛帽,只是水泥耳璫換成了純金的,在微弱的月光下閃著詭異的光。他身後跟著十幾個白袍人,抬著口巨大的木箱。
“配方呢?“薩保眯起渾濁的藍眼睛。
程巖取出水泥磚,在月光下晃了晃。磚體中的寒鐵砂折射出點點藍光,像是暗夜中的星辰。薩保急切地伸手,卻被程巖躲開。
“先開箱。“
胡商猶豫片刻,最終示意手下開啟木箱。箱中堆滿了藍綠色的礦石,在月光下泛著詭異的磷光。程岩心頭一震——這正是《齊民要術》中記載的寒鐵礦石,傳說只在月食之夜現形。
“現在......“薩保伸出手,“該你了。“
程巖將水泥磚遞過去,卻在交接瞬間突然鬆手。磚塊墜地,“啪“地碎成兩半,露出裡面藏著的一小包雪山白泥。夜風驟起,白粉飛揚,瞬間迷了薩保的眼睛。
“你!“胡商踉蹌後退,金耳璫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程巖迅速拾起一塊寒鐵礦石,轉身就跑。身後傳來白袍人的怒喝和薩保的咒罵,但他已經衝到了事先約定的地點——一座新築的水泥烽燧下。陳大和王二正等在那裡,手中握著火把。
“快!“程巖將寒鐵礦石扔進準備好的陶罐,“按計劃行事!“
王二立即將陶罐密封,投入熊熊燃燒的窯爐。陳大則拄著棗木棍,警惕地望著追兵的方向。程寧從烽燧上放下繩索,小姑娘的臉在火光中顯得格外堅毅。
“哥,他們來了!“
程巖回頭,看見十幾個白袍人已經衝到了百步之內。最前面的薩保面目猙獰,左耳殘缺處滴著血,染紅了胸前的衣襟。
“點火!“程巖大喝一聲。
陳大立即將火把扔向事先埋好的引線。火焰順著浸了油的麻繩飛速蔓延,眨眼間就到了烽燧腳下。隨著一聲巨響,新配製的赤水泥漿從烽燧頂端的洩洪口噴湧而出,如同火山爆發般傾瀉而下。
白袍人驚恐地後退,但為時已晚。赤紅的水泥漿如洪水般席捲而來,瞬間吞沒了追兵。薩保最後的表情凝固在臉上,那雙渾濁的藍眼睛裡映著熊熊火光,像是兩團即將熄滅的鬼火。
當一切歸於平靜,程巖走到已經凝固的水泥前。月光重新灑落,照在那片暗紅色的“新地面“上——十幾個白袍人和薩保已經成了永恆的一部分,只有那隻金耳璫還露在外面,閃著微弱的光。
“侯爺......“王二聲音發顫,“這......“
程巖彎腰拾起金耳璫,發現內側刻著行小字:“長安西市胡商薩保。“他冷笑一聲,將耳璫扔進了仍在燃燒的窯爐。
“回營。“他轉身道,“明日築城。“
當第一支駝隊踏過新橋西去時,程巖站在橋頭,望著延伸向遠方的水泥官道。風沙卷著駝鈴聲遠去,將大唐的威名帶向更遙遠的西域。,又想起那夜火焰山下的較量,忽然明白這萬里通途,終究要比長城更堅固。
貞觀九年臘月初七,程巖的馬車碾過灞橋殘雪時,長安城的晨鐘正敲到第三響。車簾掀起一角,凜冽的北風捲著細雪灌進來,一片雪花落在他虎口的舊疤上,竟與三年前高昌城頭的雪一般無二,帶著西域特有的粗糲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