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化工

第69章 金鑾雪霽

貞觀九年臘月十五,太極殿前的積雪被宮人們掃出兩條蜿蜒小徑,程巖的皂靴踏在上面,發出細微的“咯吱“聲。他腰間西域三十六國聯名獻上的鎏金虎符隨著步伐輕晃,與懸在另一側的青玉宮鈴相擊,發出清越的聲響。

“程侯爺此番西行,可是為陛下立下不世之功啊!“

中書令房玄齡從廊柱後轉出,紫袍玉帶在雪光中格外醒目。這位當朝宰輔手中捧著個鎏金手爐,爐身卻是用水泥燒製,表面浮雕著連綿的西域山川。程巖注意到,高昌城的位置特意鑲嵌了塊雪山白泥,在陽光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

“房相謬讚了。“程巖躬身行禮,“不過是盡臣子本分。“

“好一個'本分'!“房玄齡撫須大笑,手爐中飄出的沉水香與殿前梅香交織在一起,“陛下今晨還在說,程卿的'本分',可比十萬雄兵。“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兵部尚書杜如晦踏雪而至,這位素來嚴肅的重臣今日竟著了件罕見的湖藍錦袍,腰間蹀躞帶上掛著個水泥燒製的微型烽燧模型。

“程侯爺來得正好。“杜如晦的聲音比平日多了幾分熱切,“兵部新制的邊關佈防圖,正缺侯爺指點。“

他從袖中抽出一卷絹帛,展開竟是幅精繪的《河西水泥烽燧分佈圖》。程巖細看之下,發現每座烽燧旁都標註著詳細的配方——高昌摻了雪山白泥,龜茲加了孔雀石粉,疏勒則混入寒鐵砂。更精妙的是圖紙邊緣的小字,詳細記錄了各種配方在不同季節的強度變化。

“杜公此圖...“程巖的指尖在疏勒位置頓了頓,“比臣在西域記錄的還要詳盡。“

杜如晦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侯爺有所不知,這些資料,可都是明月公主親自校驗過的。“

殿內突然傳來三聲淨鞭響。黃門侍郎高聲道:“宣西域安撫使、藍田縣侯程巖覲見——“

太極殿內,百枝燭火將新鋪的水泥金磚映得如同鏡面。程巖行至玉階前,發現九級臺階全部用水泥重塑,每級都嵌著不同的西域礦石:第一級于闐青玉,第二級疏勒赤鐵,第三級龜茲孔雀石...最上一級則是整塊的祁連山玉髓,天然石紋竟隱約形成“天可汗“三字。

“臣程巖,參見陛下。“

李世民從御案後抬起頭,手中把玩著一塊暗紅色的水泥磚。天子今日未著朝服,只穿了件玄色常服,腰間卻懸著個奇特的金絲蹀躞——蹀躞七事中的佩刀、礪石等物,全都換成了水泥燒製的微縮模型。

“程卿平身。“李世民的聲音帶著幾分慵懶,“看看這個。“

天子推來一卷黃麻紙。程巖展開,發現是份奇怪的清單:雪山白泥三十斛、祁連礦砂五十斛、龜茲琉璃渣二十斛...最下方用硃砂批著“准奏“二字,墨跡未乾。

“這是......“

“將作監明年的用料。“李世民站起身,玄色衣袍掃過御案,“朕打算把大明宮的北牆,全換成你那種'寒鐵水泥'。“

侍中魏徵突然出列:“陛下,老臣以為不妥!“這位以直諫聞名的大臣手中象牙笏板激動地顫抖,“水泥雖堅,終究是新物。宮牆乃國體象徵,豈可輕易更易?“

李世民不以為意地笑笑:“魏卿可知,程卿在疏勒築的城牆,經得住吐蕃投石車連攻七日而不損分毫?“

“臣有所耳聞。“魏徵轉向程巖,眼中精光閃爍,“但老臣想問程侯爺,此物可能經得起百年風雨?可能如秦磚漢瓦般流傳千古?“

殿中頓時寂靜。程巖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連燭火似乎都停止了搖曳。他深吸一口氣,從懷中取出個錦囊,倒出十二塊顏色各異的水泥小磚。

“魏公請看。“他將小磚在御案上排成一列,“這是臣三年來在西域各地試驗的配方。“

房玄齡湊近細看,突然驚歎:“每塊磚上都刻著年月!最早的是...貞觀六年冬?“

“正是。“程巖拿起最舊的那塊,“此磚置於高昌城頭,歷經三載風霜雨雪。“他雙手用力一掰,磚體紋絲不動,“魏公若不信,可命人取錘來試。“

杜如晦突然撫掌:“妙哉!程侯爺這是效仿商君'立木為信'啊!“

李世民大笑:“魏卿還有何疑慮?“

魏徵肅然長揖:“老臣心服口服。只是...“他直起身,目光如炬,“老臣仍要問,此物造價幾何?民力耗費幾許?“

程巖早有準備,從袖中取出卷竹簡:“此乃西域三十六國聯名簽署的互市文書。于闐供玉,疏勒出鐵,龜茲獻琉璃...各國以物易物,不費大唐一錢一糧。“

“好!“李世民擊案而起,案上硯臺裡的墨汁濺出幾點,落在水泥地面上,瞬間被吸收得無影無蹤,“朕明日就下詔,命將作監全力燒製寒鐵水泥!“

“陛下聖明!“

群臣山呼聲中,殿外突然傳來清脆的銀鈴聲。程寧提著裙襬跑進來,髮間的銀鈴結滿霜花。小姑娘今日著了件火紅的胡服,腰間卻掛著箇中原樣式的算盤——算珠全是水泥燒製,每粒都刻著不同的西域文字。

“陛下!公主讓我來問...“她突然看見程巖,眼睛一亮,“哥!你回來啦!“

李世民忍俊不禁:“小程寧,朕讓你傳什麼話?“

程寧吐了吐舌頭,從懷中掏出個精巧的水泥匣子:“公主說,請陛下和諸位大人看看這個。“

匣中躺著塊巴掌大的水泥板,表面光滑如鏡。程巖接過細看,發現板中竟封著片完整的胡楊葉,葉脈清晰可見,彷彿剛剛落下一般。

“這是......“

“公主新研製的配方。“程寧驕傲地昂起頭,“摻了龜茲的樹脂,能把東西永遠封存起來。“她突然壓低聲音,“公主說...就像大唐的榮耀,永遠凝固在時光裡。“

殿中一片驚歎。連魏徵都忍不住上前,手指輕撫過那片被封存的胡楊葉:“巧奪天工...當真巧奪天工...“

“報——“

羽林衛急促的聲音打破殿中氛圍。一個滿身是雪的傳令官跪在殿門外,雙手高舉著個水泥燒製的信筒:“疏勒急報!“

李世民示意黃門侍郎取來信筒。敲開水泥封口,裡面是張凍得發硬的羊皮紙。天子展開細讀,眉頭漸漸舒展:“吐蕃贊普遣使求和,願以牛羊萬頭,換我朝傳授水泥築城之術。“

群臣譁然。魏徵第一個站出來:“陛下!此乃國之大術,豈可輕授外邦?“

房玄齡卻道:“老臣以為,可藉此機會與吐蕃修好,免邊關戰事。“

杜如晦沉吟道:“不如折中,許其購成品水泥,不授配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