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化工

第120章 貞觀科舉

此刻,這位麒麟兒,正用一種看鬼的表情,死死盯著“十萬石糧米,能否支撐三月?請列出詳細的預算!”這一行字。

預算……

他腦子裡一片空白。

他只知道,十萬石,很多。三月,很久。五十萬災民,好多人。

然後呢?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他試著提筆,想從“仁政”的角度切入,寫“朝廷當不惜一切代價,以安撫災民為首要”,可筆尖剛剛觸到紙面,那句“空談仁義道德,言之無物者,以零分計”的硃紅小字,便像烙鐵一樣,燙得他手一哆嗦。

零分!

這兩個字,徹底堵死了他們唯一的退路。

他想到了自己臨行前,父老鄉親們期盼的目光。想到了寒窗苦讀的十二年。

“噗通”一聲。

他旁邊的號舍裡,一個來自隴西的舉子,竟是直接從凳子上滑了下來,發出了沉悶的響聲。

立刻有巡場的差役衝了過去,只見那舉子面色慘白,雙目緊閉,竟是急火攻心,直接暈厥了過去。

差役們手忙腳亂地將他抬了出去。

這一幕,像是一根導火索,瞬間點燃了所有人心中的恐慌。

“瘋了!這一定是瘋了!”

一個舉子再也承受不住這巨大的壓力,他猛地站起來,揮舞著手臂,狀若瘋魔。

“我是來考經義的!我是來考詩賦的!”

“子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朝廷有糧,直接發下去便是!算什麼!算什麼!”

他歇斯底里地咆哮著,聲音在寂靜的貢院裡,顯得格外刺耳。

“肅靜!”

幾名孔武有力的差役,立刻衝了過去,用布團堵住了他的嘴,將他強行拖了出去。

整個貢院,再次恢復了死寂。

但所有人的心,都已經亂了。

他們感覺自己不是在考試,而是在受刑。

一種前所未有的,名為“無能”的酷刑。

高樓之上,李泰看得是心驚肉跳。

“孔祭酒,再這樣下去,恐怕要出大事啊。這才半天不到,就暈了一個,瘋了一個。”

他看著下方那些失魂落魄計程車子,感覺程巖和孔穎達這一手,玩得太大了。這已經不是考試,這是在誅心!

孔穎達的表情,卻異常平靜。

他看著下方那一張張痛苦、迷茫、絕望的臉,緩緩開口,聲音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決。

“魏王殿下,長痛,不如短痛。”

“今日,他們只是在考場上崩潰。若是不打醒他們,來日,他們就會在真正的官場上,在真正的天災人禍面前,手足無措,害人害己!”

“到那時,崩潰的,就不是他們一個人,而是成千上萬的百姓!”

孔穎達的目光,掃過那些幾乎要交白卷的考卷。

“程侯有一句話,老夫深以為然。”

“時代,不會給你選擇的機會。你要麼,拼盡全力跟上它。要麼,就被它毫不留情地淘汰。”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一絲過來人的慶幸與後怕。

“老夫,已經選了。現在,輪到他們了。”

李泰沉默了。

他無法反駁。

因為他知道,孔穎達說的,是對的。

大唐,需要的是能臣幹吏,而不是一群只會吟風弄月的廢物!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對於這些舉子來說,每一秒,都是煎熬。

終於,第一場考試結束的鐘聲,敲響了。

那鐘聲,在往年,是解脫的福音。

在今年,卻像是敲響的喪鐘。

舉子們陸陸續續地走出號舍,一個個面如死灰,眼神空洞,如同行屍走肉。

他們沒有像往常一樣,三五成群地討論考題。

因為,沒什麼好討論的。

大部分人的卷子,幾乎是空白的。

少數寫了的,也不過是把題目,用自己的話,抄了一遍而已。

一名吏員,將收上來的考卷,抱到了高樓上。

厚厚的一摞,卻輕飄飄的,沒有多少分量。

孔穎達隨手翻開了幾份。

第一份,空白。

第二份,寫了一首詩,一首哀嘆時運不濟,聖賢之道不彰的“悲憤詩”。

第三份,用顫抖的筆跡寫著:“臣,愚鈍,不知所云……”

孔穎達面無表情地,一份一份地翻看著。

李泰湊過來看了一眼,倒吸一口涼氣。

慘烈!

太慘烈了!

這哪裡是會試的考卷,這分明是一場大型災難的現場記錄!

“孔祭酒……”李泰的聲音有些乾澀,“這一科,怕是……要無人中選了。”

孔穎達將考卷放下,目光望向了遠方,那裡是藍田縣的方向。

他的臉上,沒有失望,反而露出了一絲複雜的,甚至可以說是期待的神情。

“不。”

“這恰恰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第一天的會試,如同一場噩夢,籠罩在所有舉子的心頭。

長安城內,大大小小的客棧裡,一片愁雲慘霧。

沒有了高談闊論,沒有了詩酒唱和,只有壓抑的沉默和低低的啜泣。

許多人,徹夜未眠。

他們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

他們十年寒窗,讀的那些聖賢書,難道真的,一文不值了嗎?

第二天,當他們再次走進貢院時,所有人的精氣神,都彷彿被抽乾了。

他們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只求這場荒唐的“酷刑”,能早點結束。

當第二天的試卷發下來時,眾人只是麻木地看了一眼。

“策論二:論物價。”

“今,長安城有奸商囤積居奇,致使米價於七日之內,由每鬥十文,漲至三十文。民怨沸騰,有動亂之兆。朝廷欲從東都洛陽調糧五萬石,平抑物價。”

“問:”

“其一,為將長安米價,壓回每鬥十文的常價,並有效打擊奸商,戶部至少應在市面上,拋售多少石米糧?請列出計算過程。”

“其二,為求速效,亦要避免引起市場恐慌,你認為,這批糧食,當如何分批、定價拋售?請給出為期十日的詳細方案。”

“其三,為防官吏與糧商勾結,利用資訊之差,在調糧與拋售過程中上下其手,中飽私囊,當設立何種監督、審計之法?”

“注:此題,依舊以資料為憑,以條理為據。空談仁義道德,言之無物者,以零分計!”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