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道“天書”。
如果說昨天的題目,考的是專案管理和後勤統籌。
那麼今天的題目,考的就是基礎的經濟學和金融管控!
大部分舉子,只是掃了一眼,便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計算?
方案?
審計?
這些詞,對他們來說,比鬼畫符還要陌生。
完了。
徹底完了。
他們連掙扎的念頭,都生不出來了。
許多人,乾脆直接趴在桌子上,開始補覺。
然而,就在這片絕望的死寂之中,卻出現了一個異類。
一個坐在角落號舍裡,毫不起眼的年輕舉子。
他不像其他人那樣愁眉苦臉,反而,在看到題目的一瞬間,眼睛裡閃過了一絲……興奮的光芒?
他叫張德,來自戶部,是一名最低等的“書令史”,也就是抄寫文書的小吏。
他出身商賈之家,自幼便對數字極為敏感,只是商賈之子,在科舉路上,備受歧視。他考了三次,都因為文章不夠華美,名落孫山。
心灰意冷之下,才託關係,進了戶部,當一個沒有前途的小吏。
然而,一個月前,藍田學堂的預算報告,如同驚雷一般,在整個戶部炸響。
戶部的官員們,對那份報告,是又驚又怕。
驚的是,那份報告的詳實與精準,簡直是神乎其技。
怕的是,他們發現,自己這些掌管大唐錢袋子的人,跟藍田學堂一比,簡直就是一群糊塗賬的門外漢!
從那天起,張德就像是著了魔一樣,開始瘋狂地研究藍田學堂流傳出來的各種“新學問”。
他託人弄來了藍田學堂的基礎算學教材,如獲至寶。
什麼加減乘除,什麼複式記賬法,什麼成本核算……這些東西,為他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而今天的這道題,對他來說,簡直就是量身定做!
他深吸一口氣,拿起筆,沒有絲毫猶豫,開始在草稿紙上飛快地計算起來。
“長安常住人口約百萬,每日耗米約五千石……奸商囤積,市面缺口……”
“欲打壓價格,需造成供大於求之勢。拋售量,當為市場日需求量的三倍以上,持續至少五日,方可擊潰其心理防線……”
“定價策略,當採用階梯式下降。首日高開,次日……”
“審計之法,當採用‘交叉複核’與‘賬目公開’之策。設獨立審計小組,由御史臺、大理寺、戶部三方共同組成……”
他的筆尖,在紙上跳躍著,一行行清晰的數字,一個個嚴謹的方案,躍然紙上。
他寫得酣暢淋漓,彷彿不是在考試,而是在進行一場完美的藝術創作!
……
三天後,會試結束。
貢院高樓之上,孔穎達和幾位副考官,正對著堆積如山的,幾乎全是白卷的考卷,愁眉不展。
“祭酒大人,九成以上的卷子,都等同於白卷。剩下的,也多是胡言亂語。這一科……怕是要成為我大唐開國以來,最大的笑話了。”一名副考官苦著臉說道。
孔穎達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批閱著。
突然,他的手,停住了。
他拿起一份卷子,眼睛越瞪越大,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快!快來看這份!”
眾人圍了過來,當他們看到那份卷子上的內容時,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份卷子,字跡並不算出眾,文采更是談不上。
但是,上面那密密麻麻的數字,那清晰無比的圖表,那一條條、一款款,邏輯縝密,環環相扣的方案,簡直……看得人頭皮發麻!
“這……這是人能答出來的?”李泰在一旁,也看得目瞪口呆。
這哪裡是考卷,這分明是一份可以直接拿去執行的,完美的政令!
孔穎達拿著卷子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他激動地站了起來,在卷子的末尾,用硃筆,重重地寫下了一個字——“魁”!
榜首!
狀元!
半個時辰後,這份卷子,連同本次科舉的慘烈“戰報”,被緊急送進了皇宮。
太極殿內。
李世民看著下方呈上來的報告,聽著房玄齡等人關於“恐無人中選,動搖國本”的擔憂,面沉如水。
當他拿起那份被孔穎達欽點為“榜首”的卷子時,他的眉頭,依舊緊鎖。
可當他看完之後,整個人,卻愣住了。
然後,這位以威嚴著稱的帝王,竟是“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而且,越笑越大聲,最後,竟是拍著龍椅,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快出來了!
“哈哈哈哈!好!好!好一個狀元郎!”
李世民將那份卷子,狠狠地拍在桌上,對著滿朝文武,大笑道:“眾卿都來看看!我大唐貞觀十四年的狀元郎,是何等的‘文采斐然’!”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連忙上前傳閱。
看完之後,所有人的表情,都變得異常古怪。
震驚,茫然,不可思議。
“陛下……這……這位張德,與其說是文章,不如說……是一本賬冊啊。”杜如晦哭笑不得地說道。
“賬冊?”李世民笑聲一收,龍目一瞪。
“這叫經世致用之學!”
“朕要的,就是這種能給朕算出錢糧,能為朕管好國庫的能臣!不是那些只會寫酸詩的廢物!”
他站起身,聲音響徹大殿。
“傳朕旨意!”
“今科狀元,張德!榜眼、探花,空缺!”
“另,所有策論得分在六十分以上者,共計九十六人,全部錄用!賜進士出身!”
“其餘數千舉子,全部……黜落!”
“告訴他們,想當官,就給朕滾去藍田學堂,從最基礎的算術學起!學不會的,就永遠不要再踏入長安一步!”
李世民的旨意,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劃破了太極殿的沉悶,然後,以雷霆萬鈞之勢,劈向了整個長安城!
當那份寫著最終結果的皇榜,被禁軍張貼在貢院門口時,整個長安,都瘋了!
榜首,狀元:張德!
一個誰也沒聽說過的名字!一個來自戶部的九品書令史!
榜眼,探花:空缺!
大唐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
而下面,是密密麻麻,卻又稀稀拉拉的九十五個名字。
其中,藍田侯從洛陽帶過來的五十名學子,還有藍田學堂十三名全部上榜,等於六十三個幸運兒!
而剩下的那數千名舉子,他們的名字,沒有出現在皇榜的任何一個角落!
他們的下場,只有四個字——全部黜落!
“為什麼?!這到底是為什麼?!”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舉子,已經考了五次會試,他指著皇榜,渾身顫抖,老淚縱橫。
“我等引經據典,字字珠璣,為何是白卷?!那洛陽來的蠢材,胡言亂語,為何還能入選?!”
“不公!科舉不公啊!”
“這藍田學堂,是何方妖孽!這程巖,是何方魔鬼!他要毀我大唐文運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