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詐騙,我成了天后的白月光

第150章 答案的第一句,是‘理解’

就在這萬眾矚目之下,《旋律的王座》第八期錄製日如期而至。

演播廳內的氣氛比以往任何一期都要熱烈。“愛”這個永恆的主題,觸動了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也讓競爭變得更加直擊心靈。

各位作曲人果然大招齊出。

有描繪青梅竹馬純真戀情的清新小調,聽得人嘴角不自覺上揚;

有歌頌母愛無私偉大的磅礴交響,催人淚下;

有刻畫父愛如山沉默守護的深情演繹,厚重感人;

甚至有探討跨越物種、生命界限的博愛之作,格局宏大。

每一首作品都傾注了心血,試圖從不同角度詮釋“愛”的真諦。觀眾們沉浸在各種情感的洗禮中,掌聲與淚水齊飛。

壓力再次給到尚未出場的餘逸。他這次抽到的順序靠後。

備戰區內,餘逸依舊是那副懶散模樣,彷彿外界所有的猜測和期待都與他無關。只有熟悉他的人,或許才能從他偶爾掠過舞臺的、異常清亮的目光中,捕捉到一絲專注。

終於,主持人用激動得有些沙啞的聲音報幕:“接下來,讓我們歡迎第八期最後一位競演者——餘逸!而他本次帶來的作品,歌名非常簡短,只有兩個字——《十年》!演唱者——依然是餘逸本人!”

又又又是自己唱!

“恐怖如斯!!餘逸大神倒地要寄吧幹啥!”

“不知道,最近怎麼迷上唱歌了?”

“關鍵,這演唱水平怎麼一次比一次高!”

“要我說,這就是個異類,你看其他的作曲人基本上沒有人會自己演唱的,就餘逸大神在這裡,蠍子拉屎,獨一份!”

“以前那種華夏風的歌曲,餘逸大神選擇自己唱我想是因為餘逸大神找不到那種符合能唱出他想要感覺的歌手,但這一次一看就是情歌,餘逸大神為什麼還會選擇自己來?”

“天曉得,我承認在寫情歌方面餘逸大神絕對是個天才,但寫出來和唱出來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兩個概念,餘逸大神千萬不要畫蛇添足啊!”

“廢話說那麼多,我反正永遠就是一句話,支援餘逸大神!不管餘逸大神幹什麼在我心中都是第一!”

“啊啊啊!更加喜歡餘逸大神了,這男孩這麼帥還這麼會寫歌,還一直用於挑戰自己,這未來不知道要便宜誰!”

“餘逸大神我喜歡你!”

“坐等餘逸大神等一下一鳴驚人!”

……

這一次,觀眾們的歡呼聲中多了更多的期待和好奇!《十年》?這名字聽起來就充滿了故事感。

舞臺燈光暗下,再亮起時,背景是一片簡約而略帶傷感的都市夜景畫面。餘逸坐在一張高腳凳上,懷裡抱著一把木吉他,身前只有一個立麥。沒有華麗的編曲配器,只有最簡單的配置。

這極致的簡約,反而讓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屏息以待。

餘逸微微低頭,除錯了一下琴絃,然後抬頭,目光平靜地望向鏡頭,彷彿穿透了螢幕,望進了每個人心底深處關於“遺憾”和“時間”的角落。

他修長的手指撥動琴絃,一段舒緩而帶著淡淡憂傷的吉他前奏流淌出來,瞬間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他開口,嗓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種敘事般的溫柔和歷經滄桑後的平靜: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

我不會發現我難受

怎麼說出口

也不過是分手”

四句歌詞,簡單直白,卻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瞬間剖開了無數人深藏心底的舊傷疤!那種分手時故作平靜下的顫抖與難受,被刻畫得入木三分!

“如果對於明天沒有要求

牽牽手就像旅遊

成千上萬個門口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歌詞繼續,將愛情中的無奈、妥協和必然的分離娓娓道來。“牽牽手就像旅遊”,多麼美好的比喻,卻蘊含著無盡的悵惘和預知的結局。

直播間彈幕開始滾動,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彷彿所有人都被這平靜的敘述拉入了回憶:

“哭了…這歌詞太真實了…”

“瞬間想起前任…”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扎心了逸神…”

“這旋律…聽著好心酸…”

“餘逸大神還是這麼擅長描寫人性……”

“我感覺這首《十年》和當初餘逸大神寫的《紅玫瑰》是完全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愛情,這種像是懷戀,而《紅玫瑰》是那種‘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那種看開後的淡然。”

副歌來臨,餘逸的聲音稍稍拔高,情感層層遞進,卻依舊保持著那種剋制而深刻的悲傷:

“懷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離開的時候

一邊享受一邊淚流”

“一邊享受一邊淚流”!這種矛盾又真實到極致的心境,將分手時的不捨、痛苦與最後貪戀的複雜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然後,便是那石破天驚、註定要成為經典的核心句——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

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轟!!!

整個演播廳,乃至所有觀看直播的觀眾,彷彿都被這跨越十年的時空對話擊中了靈魂!

十年光陰,物是人非。從最親密的愛人到只能問候的朋友,那種巨大的落差和無奈,那種深埋於心底、無法言說的溫柔與遺憾,被這寥寥數句歌詞刻畫得力透紙背!

“十年之前…十年之後…”簡單的重複,卻產生了核爆般的情感衝擊力!

評委席上,不少資深音樂人已經紅了眼眶。古遙老師微微頷首,眼中滿是驚歎和讚賞。這種返璞歸真、直擊人心的創作,往往比華麗的辭藻和複雜的編曲更難能可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