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

第466章 朱由檢

崇禎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平旦。

就在決定著南國命運的同一時刻,命運的時鐘也在同樣在北國轉動著。

清軍的圍攻,給本就飄颻北國蒙上一片陰沉的氣氛。

明帝國,京師。

德勝門的城牆在連綿的炮火之下發出了最後一聲悲鳴,裂縫如蛛網擴散,磚石如瀑布般傾瀉,激起了漫天的煙塵。

伴隨著一聲震天動地的轟鳴,又有大段的城牆坍塌而下。

煙塵還未散去,城外早已經等待良久的清軍甲兵便已如潮水般,湧過了城牆坍塌而形成的廢墟,向著城內席捲而去。

城內,守城的京營兵馬倉促列陣想要堵住那暴露的缺口,然而清軍甲兵已如鐵壁般壓來。

一杆杆虎槍鋒銳,一把把順刀冷寒。

前來明軍的軍陣在瞬間便已是陷入了崩潰,殘兵敗將丟盔棄甲,四散奔逃,哀嚎之聲不絕於耳。

同樣的情況,正在京師的四面八方正逐漸出現。

仗打到這個份上,所有的人心中都已經有了答案。

能守這麼久的時間,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已經算是一個奇蹟了。

外無援軍馳援,內無精兵可恃。

漕運斷絕多時,京師糧草早已告罄。

突如其來的瘟疫更是重創了守城將士。

疫病剛有緩和,清軍鐵騎便已兵臨城下。

漕運斷絕已久,京師糧草很早便已經短缺。

突如其來的瘟疫,更是摧垮了守衛著京師的大部分軍兵。

瘟疫剛剛退去不久,清軍便立刻兵臨城下。

原本守衛著京師的四鎮兵馬差不多有四萬兵馬。

四鎮的兵馬屯駐城外,事先做好了防護的措施,但仍然還是受到了影響。

但等到清軍進攻之時,還是隻剩下了三萬餘人還有戰鬥力。

而城內的情況更為糟糕,京營的兵馬因為軍紀不嚴,多染疾病,死傷者甚眾。

朝廷的那些高官大員們,整日議論,整日爭吵,卻是說不出半點的方略。

最終竟然站出來的人,是作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方正化。

因為周延儒領兵西進的原因,所以此時的方正化,並沒有如同歷史上被崇禎委派到保定鎮守,而是留在了京師之中。

方正化帶著宮中的淨軍,同時徵發東廠與錦衣衛的廠衛,完成了對於京師的戒嚴,遏制住了疫病的擴散。

但是一切到底還是晚了……

清軍來了……

就在揚州之戰塵埃落定的同時,京師的外城也在同一時刻告破。

如狼似虎的清軍甲兵湧入了北京城的街巷之中。

德勝門上。

方正化拄著大槍站立在城樓的側門處,平靜的目視著正從不遠處塌陷城牆的豁口處洶湧而入的清軍甲兵。

朔風如刀,汗水混雜著鮮血緩緩的從方正化的臉頰處慢慢滑落而下。

城上城下一片混亂,到處都是奔走呼號的軍兵將校。

有人仍在拼死抵抗,但是更多的人卻已是丟盔棄甲,倉皇而逃。

城牆之上,屍骸枕藉,旌旗傾頹。

燃燒的箭樓濃煙滾滾,遮蔽了半邊天空。

“督主!”

一聲嘶啞的呼喊傳來,一名錦衣衛的千戶踉蹌奔上城樓,他的半邊身子染血,手中的雁翎刀只剩下了半截。

那錦衣衛千戶見到了站立著方正化,身軀一軟,跪倒在了地上。

他的聲音顫抖,滿是絕望。

“建奴大隊兵馬……已入城中……卑職……無能……”

那錦衣衛千戶低著頭,將拳頭狠狠砸在地上。

說到最後,這個七尺漢子竟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只能將額頭抵在冰冷的地面上,肩膀劇烈地抖動著。

德勝門上,一眾守城的將校軍兵目光皆是集中在了方正化的身上。

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方正化的決斷。

“督主,外城已經守不了了。“

一名東廠的檔頭走到了近前,他的鐵盔早已不知去向,散亂的髮絲被血黏在臉上。

“西直門、安定門的鐘聲都已經響了……“

“督主,我門退到內城去吧!“

一名淨軍計程車兵顫抖著出言,他的聲音因為恐懼而顯得極為尖利。

“內城城牆高厚,咱們護著督主殺出去,還能再守一陣。“

那淨軍士兵的話一出口,便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

“遼鎮的兵馬不是說快趕過來嗎,等到關寧兵到了……”

更多人加入了勸說,聲音此起彼伏。

“是啊督主,我們……”

不過在片刻之後,吵鬧的人群終於是平靜了下來。

因為方正化並沒有回答他們任何一人,也沒有說出任何一句話。

方正化只是孤零零的站在他們的身前,一言不發的注視著城下。

終於在門樓周圍所有人都沉寂下來的時候,方正化終於是轉過了身來。

“大勢如此,已非人力能逆轉。”

方正化目視著場中的眾人,平靜的說道。

“我方寸已亂,諸公好為之。”

結局其實早已註定,方正化比任何都清楚。

“領命之時,我已經知曉萬無能為,不過一死報主恩爾。”

在周延儒領援兵趕到京師的西郊,卻被一戰擊潰之後……

在遼鎮的援兵遲遲未有趕赴京師之際……

遼鎮要是能來,早就應該來了……

一切。

都結束了。

……

紫禁城內,早已亂作一團。

內宮的宮女和宦官們早已亂了方寸,人群如潮水般湧向各個宮門。

一名年約二八的小宮女被人流裹挾著,在長廊上跌跌撞撞的奔跑著。

她的髮髻散亂,珠釵歪斜,滿臉都寫的是驚恐,被人群裹挾著無助的向前。

人潮湧動,在慌亂之間,那小宮女沒有注意,在行走的過程之中,竟被自己的裙裾絆倒在地。

“啊——“

痛苦的聲音從她的喉嚨之中傳來,但是身後的人群卻沒有人在此刻避開。

一隻皂靴狠狠踩在她的手背上,指骨發出了一聲脆響。

她痛得尖叫,可聲音立刻淹沒在更嘈雜的哭喊聲裡。

緊接著,第二腳、第三腳接踵而至……

有人踩過她的裙襬,有人踏過她的髮絲,甚至有人直接從她背上踩踏了過去。

她掙扎著想爬起來,可剛撐起半個身子,就被一股更大的衝力撞回地面。

血從她的嘴角滲出,視線開始模糊……

所有的人,都在逃命。

乾清宮的殿門大敞著,龍案上的奏摺散落一地,卻沒有人去管顧。

暖閣之中,鎏金的香爐傾倒在地,香灰潑灑一團,混著不知是誰踩過的腳印。

殿門的兩側,幾名年邁的太監手持著刀劍,他們的渾身顫抖,面容恐懼,但是卻依舊固執地守著崗位。

他們顫巍巍地守在殿門的兩側,就像過去十餘年裡的每一個黃昏一樣。

暖閣之中,崇禎的身軀止不住的顫抖著,他手中的寶劍,此時沾滿了鮮血。

就在剛剛。

他與周皇后等嬪妃舉行最後的酒宴,做了訣別。

還親手殺了自己的兩名女兒。

若是讓其陷於清兵之手,只怕……

“陛下。”

王承恩跪在地上,顫聲道。

“皇后娘娘...已自縊殉國……”

崇禎的面容劇烈抽動,眼中翻湧著難以言表的痛楚。

他緩緩閉目,握劍的手因過度用力而微微發顫,劍身隨之發出細弱的錚鳴。

國朝近三百年的天下,到底還是斷送他的手中。

事到如今,他已無面目,去九泉之下,去見一眾先帝,去見太祖皇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