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穿成元修,傀儡我不當了

第97章 負荊請罪

眾將聞言,面面相覷,不少人臉上都露出了惶恐和猶豫之色。

王思政目光一厲,先點了嶽子睿、劉琛等幾名心腹將領的名字:“嶽子睿、劉琛,你等各領本部兵馬,繼續在此警戒!其餘將校,都隨我來!”

被點到名的嶽子睿和劉琛立刻抱拳領命。

王思政深吸一口氣,對著剩下的將領們沉聲道:“爾等現在立刻卸甲,脫去上衣!隨我一同,前往陛下駕前,負荊請罪!或有一線生機!”

“這……”

不少將領面露難色,讓他們當著數萬官軍的面,赤裸上身,揹負荊條去請罪,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怎麼?想死嗎?!”

王思政怒喝一聲,“再遲疑片刻,便是想降也晚了!是想全軍覆沒,還是想卑躬屈膝換一條活路,你們自己選!”

在王思政的厲聲訓斥和死亡的威脅下,大部分將領最終還是選擇了屈服,不情願地開始解開甲冑。

王思政走到嶽子睿身邊,壓低了聲音道:

“子睿,我帶他們去面見陛下,探探虛實,爭取給將校門弄條生路。若陛下肯開恩,不追究這些將校死罪,你便立刻下令全軍投降。若……若他一意孤行,非要對這些將校趕盡殺絕,你便……見機行事!”

說到最後四個字,王思政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的厲色。

嶽子睿心中一凜,瞬間明白了王思政的深意。

這“見機行事”四個字,便是在暗示他,如果談判破裂,便要想辦法活命……

嶽子睿鄭重地對王思政躬身一禮,沉聲道:“衛將軍放心!屬下明白!兄弟們的性命,就拜託衛將軍了!”

高地之上,曹磊見王思政那邊有了動靜,一群將領開始脫衣服,再次對高乾道:“太尉!您看!王思政他們似乎是真要去投降……沒有偏袒斛斯椿的意思!”

高乾卻依舊不為所動,只是抬手製止了曹磊,語氣平靜地說道:“行墨,你且再仔細看看。王思政此人,心思深沉,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

果然,只見王思政帶著一群脫光了上身、只穿著犢鼻褲的將領,又命親兵尋來不少荊條,讓他們各自揹負在身上,如同犯了重罪的囚徒一般。

然後,他們紛紛上馬,在王思政的帶領下,朝著元修所在的方向緩緩行去。

曹磊看到這一幕,激動得差點從馬背上跳起來,大聲道:“太尉您看!王思政他們這是帶著這些將校去給陛下負荊請罪了!這下好了!陛下定會嚴懲斛斯椿那條老狗了!”

高乾卻指了指東側洛陽軍依舊嚴整的軍陣,以及嶽子睿等人警惕的目光,淡淡道:“你莫要高興得太早。你看東側,還有不少將領領著大軍,依舊嚴陣以待,絲毫沒有解除警戒的意思。這負荊請罪,恐怕……另有玄機啊。”

曹磊順著高乾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東側主力陣型未散,心中剛剛燃起的希望又被澆了一盆冷水。

他意識到事情的複雜性遠超自己想象,再也等不及了,猛地一夾馬腹,直接從高地上衝了下去,朝著元修的方向疾馳而去。

他必須親自去勸諫陛下,絕不能讓斛斯椿這條罪魁禍首逃脫懲罰!

就在曹磊策馬狂奔的同時,小道的西側,也揚起一陣煙塵,幾匹快馬正朝著元修的方向飛奔而來。

馬上騎士身形矯健,為首一人,正是剛剛從趕來的李休纂及其親兵。

李休纂一行人馬不停蹄,奔襲到元修跟前,顧不上喘息,李休纂翻身下馬,急切地問道:

“陛下!戰況如何?臣在遠處看見火光沖天,殺聲震野,心急如焚!只是那平津渡口的浮橋已被拆除,臣划船過來,費了不少時間,未能及時趕到與陛下並肩殺敵,臣……臣有罪!”

獨孤信見狀,哈哈一笑,上前拍了拍李休纂的肩膀,滿臉興奮地說道:“李尚書來得正好!陛下神威天助,我軍大獲全勝!斛斯椿那老賊已被我等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了!”

說著,便將方才陣前激戰的經過,以及元修如何陣前叫陣、瓦解敵軍軍心的壯舉,以及高深莫測的騎兵戰術,繪聲繪色地給李休纂講述了一遍。

李休纂聽得是熱血沸騰,激動得合不攏嘴,望向元修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佩與狂熱。

他鄭重地對著元修行了個大禮,朗聲道:“陛下神威蓋世,運籌帷幄!臣雖未能親歷此戰,亦與有榮焉!此番平叛大捷,必將震懾宵小,揚我大魏國威!”

元修微微一笑,抬手虛扶道:“愛卿言重了。此戰能夠得勝,全賴諸位將士用命,以及……天命在我大魏。愛卿此時趕到,也不算晚……”

元修話音未落,便見前方塵土飛揚,一隊人馬緩緩行來。

為首的正是王思政,他赤裸著上身,揹負著粗壯的荊條,身後跟著數十名同樣裝束的洛陽將領,一個個垂頭喪氣,如同待宰的羔羊。

當元修的目光落在王思政那一行“負荊請罪”的隊伍,以及他們身後不遠處那片依舊保持著高度戒備、陣型森嚴的洛陽軍主力時,他的眼神微微一凝,嘴角卻不易察覺地向上挑了挑,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弧度。

看到這詭異的一幕,元修身邊的獨孤信、賀拔威倆人都是一愣,面面相覷,臉上都露出了震驚和疑惑的神色,隨即是大笑!

“哈哈哈,他們投降了!”賀拔威大笑道。

“陛下,王思政帶著眾多將校來負荊請罪了,恭喜陛下,叛亂徹底平息!”獨孤義也對著元修高興大喊。

“負荊請罪,卻只帶了部分將領,主力大軍依舊枕戈待旦,這算哪門子的請罪?”獨孤信眉頭緊鎖,顯然也看出了其中的蹊蹺。

李休纂則更為冷靜,他仔細觀察著王思政一行人的神態和行動,又遙望了一眼東側那片紋絲不動的軍陣,沉吟道:

“王思政此人,素有智計,絕非魯莽之輩。他如此行事,恐怕是想以退為進,名為請罪,實則……”

此時夕陽的餘暉將孟津渡口染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

王思政領著那二三十名同樣赤裸上身、揹負荊條的將校,終於來到了元修之前約莫十餘步的距離。

他們步履沉重,當距離足夠近,能夠清晰看到元修那張年輕卻威嚴的面龐時,王思政深吸一口氣,猛地翻身下馬。

他身後的將校們也紛紛效仿,動作整齊劃一,彷彿經過排練一般。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