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活女聽了眉頭緊鎖,本以為殲滅種師中之後,除了平定軍那股頑軍之外,太原府外圍再無敵手。
如今又憑空冒出兩千神秘的勁敵來!
宋軍從威勝軍、隆德府方向發起了新一輪進攻,兵力據稱有十幾萬之多。劉韐、解潛、折可求、張居正等宋軍大將均在列,據說張孝純的兒子張瀚也在其中。
完顏活女眼睛都不帶眨一下,這些所謂的宋軍大將在他眼裡不過是塊豆腐渣。
宋軍的情況金人太清楚了,自從郭藥師的三萬常勝軍降金後,沒有一支能打到軍隊。
就算威名遠播的西軍,在完顏活女手下,依然不堪一擊。
“達不也,你那三千鐵騎不必南下了。”完顏活女突然發話。
達不也納悶道:“大王,這兩千南人何須動用我軍最精銳騎兵對付?”
完顏活女搖搖頭:“不!如果你的腰肋上始終頂著一把尖刀,你又怎能全力去衝鋒?南人有句老話叫‘肘腋之患,必先驅之’,我不但要滅了這股宋兵,還要把井陘孔道捅穿它!”
……
承天寨大捷的軍報快馬加鞭傳至種師閔軍營,種師閔眉頭盡舒,一邊命方大宸李乃雄二人協助沈放修築乏驢嶺石堡,一邊將捷報奏報朝廷。
在捷報上,種師閔重點提到,是西軍率廂兵擊敗了完顏活女一部,繳獲戰馬四百餘匹糧草兵器一批。
而主將,種師閔旗幟鮮明的把沈放大名寫在奏報之上,他有心栽培沈放這個後起之秀,沈放身上那股子幹勁隱然有種氏先輩的風範。
種師閔自有他的看法,沈放那支廂兵是傅彪訓練出來的,也可算是西軍之後。
自從沈放將井陘孔道的詳細輿圖展示給他看後,種師閔更是堅定了固守的決心。
或許這次奏報軍功,能為自己的軍隊換來更多的軍餉糧草,到時軍隊的穩定就不在話下了。
可是種師閔高估了朝廷的當權者,那群一心只求金人退兵的文人大臣,包括欽宗皇帝在內,很快就一邊倒的向金人示弱投降,種師閔軍隊的生與死,在他們眼裡不過是一行數字。
當然這是後話,當下整個土門關守軍正歡天喜地的大肆慶賀。
廂兵營擊敗金兵,而且是完顏活女的軍隊,讓土門關的軍隊也跟著漲了一波士氣。
廂兵營斬獲之最不是殺了多少金兵,而是那四百餘匹戰馬!
整個大宋軍隊都缺戰馬,種師閔數萬大軍竟然湊不出一千騎兵。
戰馬屬於消耗品,打一次仗就消耗一批,就大宋的疆域而言,沒有一處國土是天然馬場。
七月初一,沈放和四百餘匹戰馬一起回到了土門關。
沈放第一時間回到小舊口寨探望傷重的楊三多。
楊三多被金兵打斷了腿,又在廣場被吊了一整晚,折騰得只剩一口氣吊著命。
還好有郝郎中在,要不楊三多將成為此役第一個掛上牆的英雄。
如果不是楊三多意外敗露,迫使沈放冒險行動,歪打正著的擊敗了斛虎沙,按照沈放原來的伏擊計劃,很有可能陷入被動,出現巨大傷亡甚至失敗。
透過這次伏擊,沈放對金兵有了新的認知,這支在整個東亞稱雄的鐵騎,哪怕是陷入被動,實力依然恐怖。
戰後能夠活蹦亂跳的廂兵還不到半數,回過頭來想想都後怕,當初的自信其實非常盲目。
萬幸的是軍官之中除了楊三多外,其他人僅僅掛點小彩,沒折損一人。
這樣的戰果沈放不太滿意,可是小舊口寨的村民和廂兵眷屬卻不這麼認為。
這一戰讓廂兵揚眉吐氣,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金兵,哪怕只剩一個人活著回來,也是值當。
“沈都頭回來啦!”
不知道誰在楊三多家門外一聲大喊,整個村子的人頓時沸騰了。
村民們圍著沈放,各種讚美之辭毫不吝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