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將軍是井陘百姓之福啊。”
“數萬大軍都打不贏韃子,咱們幾百廂兵卻做到了,唯有沈都頭才如此神勇。”
“俺家那死鬼雖然戰死了,可死得不孬!俺兒子滿十五了,也想當廂兵!”
……
沈放從百姓和眷屬們的眼裡看不到悲傷,看來之前的擔憂有些多餘。
在這個戰亂的年代,人命如草芥,見天都死人,對於死亡百姓已麻木了,反而希望才是彌足珍貴之物。
大宋軍隊敗仗連連,雖是千軍萬馬出征,但難讓人有所期盼。
百姓心中有桿秤,他們看得真切,誰給他們的生命提供保障,誰能打贏女真韃子保護大家他們就擁護誰。
沈放又怎能放過如此上佳的宣傳機會呢?
他當即表態,廂兵營招收有志於抵抗金兵,保護家園的任何人,並許諾戰死的烈士撫卹小平錢一貫或折金銀,或賞陳麥、黃豆一石,傷殘者折半。
這個撫卹金沈放並不是腦子發熱隨意為之。
按照真定府的規定,廂兵屬於雜役,是沒有發軍餉的先例,僅僅每月發些粗鹽、醬菜、麥豆之類的生活必需品,廂兵們如需要錢就拿這些物品去賣了變現。
沈放私吞了一大筆軍資,其中就有大量陳麥、慄米等稀缺的硬通貨,他透過人脈將其中一部分變賣了換成金銀,賺到了養兵的第一桶金。
此時河北剛剛經歷了一場大動亂,兵痞橫行,大片肥沃耕地無人耕種,糧食緊缺,有糧便是爹。
沈放承諾的撫卹金放在平時不算高,但是在戰時卻極具吸引力。
是以沈放一開口,村民和廂兵眷屬們頓時炸了鍋,圍著沈放堅決表示要參軍。
就在沈放被村民包圍窮於應付時,門外闖進一名校尉。
“沈將軍,都統制有請!”
沈放循聲望去,這不是當日去取井陘輿圖的衛隊長侯勇嗎?
沈放藉口種相公召喚,終於從村民們的包圍圈突圍而出。
“侯隊長,你來的正是時候,再沒人施救我就要被村民們生吞了。”
侯勇一邊急走一邊笑道:“嘿嘿,你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如是我侯勇打了勝仗,活剝了我也願意。”
“不敢當!種相公找我何事?”
“李著作佐郎到了軍營,相公讓我請沈將軍前往軍營見見李公。”
“哪個李著作佐郎?”
“李若水呀。”
沈放猛然想起,驚訝道:“李若水?他要去金國談三鎮交割了?”
如果沒記錯的話,山西境內宋兵應該正在連吃敗仗,欽宗皇帝又該在兩手準備了。
侯勇停下腳步,不可思議道:“咦,你怎會知道此事?”
沈放一拍腦門:“我猜的。”
侯勇狐疑道:“猜的?”
沈放不想在這個事上再糾結,招呼侯勇快走。
兩人到達軍營轅門時,沈放猛然想起一事,要不要告訴李若水太原城馬上要陷落,沒必要去找金人談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