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後,率岳飛拾山河

第87章 這個世界與歷史還有關嗎

沈放輕輕的走了進去,種師閔畢竟年紀大了,耳目越來越差,竟然不知道沈放到來。

種師閔案上放著一本官印版的《武經七書》,已被翻得破損嚴重。另外一本厚厚的《國史藪》則稍微體面一些,顯然也被種師閔經常翻閱,書皮都翻起了卷。

老將軍一生戎馬,除了打仗便是看書筆錄。他伏案寫的正是一段西軍井陘道抗金實錄。

種師閔寫了許久,伸個懶腰,突然發現沈放站在身旁。

“國守?”種師閔驚喜的笑了起來,“你什麼時候來了也不告訴老夫一聲。”

沈放走至種師閔面前,雙膝跪下:“相公,您正在入神寫作,我不敢打擾。”

種師閔把宣紙往沈放面前一推,說道:“老夫正在記錄你在真定城外作戰實錄,你過來看看,是否真實詳盡。”

沈放站起接過一沓厚厚的宣紙,看了起來。

“靖康元年八月二十申酉,沈放率西軍二萬盡出城,設伏於滋水南。比至韃虜五千騎至,修橋渡河已畢,一聲號響,二萬將士傾出,截敵退路,鏖戰於野……至午,全殲敵寇於麥野,雄視敵追兵於岸,敵畏之不敢渡矣。”

“尊上,您記這些有什麼用?”

“唉,如今河北諸軍與朝廷溝聯不暢,北邊戰事史官概莫能記。老夫正閒著,記下來日後獻與史官,可免西軍佳跡湮滅於史啊。”

沈放不由感慨,這些河北河東將士的浴血奮戰史註定要被歷史遺忘。

平定軍、壽縣殺傷金軍極重,見於史的將官竟無一人啊。

種師閔邀沈放坐下,問道:“國守,你怎麼有空來土門了,我聽聞金軍已把平定軍包圍了起來,準備向孔道發兵了。”

沈放應道:“承天寨我已做了佈置,金軍短時間內突破不了,至於平定軍……那裡有山西本土將領鎮守,我不可越權指揮。”

“可是存亡齒寒的道理你應該懂得的,平定軍一下,金人大軍必然直指井陘道。”

“相公,世上事有得必有失,我麾下將士元氣大傷,就算傾盡全力去解圍也未必湊效。平定軍無所依靠,不是堅守之地。”

“可那是進軍山西的橋頭堡啊,平定軍被陷,金軍會騰出手來對付承天寨……”

“相公,平定軍有張灝的部曲加入,您是知道的,他們受宣撫司節制,由皇上直接指揮,不會聽命於我。”

“你這個河北西路置制使不也受宣撫司節制麼?與他並肩作戰有何不可?”

沈放解釋道:“一軍不可有二帥,若是不能做到全軍一盤棋,以己之弱勢擊敵之強軍,必敗。”

“張灝敗退之師,士氣必落。我若強行出兵,我西軍全搭進去也於事無補。”

種師閔端詳沈放一刻,嘆道:“國守,你有了私心。當初你起兵時,可沒有那麼多顧慮,金軍再怎麼強大也抵擋不了你進攻的勇氣。”

“若真要說有私心,確實也有。相公,您看河北山西一路,有哪個地方如井陘道這般模樣,百姓安定,將士效命。”

“一但我沈放作出錯誤的決策,井陘道所有的人將被戰火吞噬,所有的努力將化為泡影。”

種師閔凝視著沈放,說道:“你說的沒錯,你身上的擔子不輕。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之事,放眼整個河北山西,也只有你能辦到了。”

種師閔話語中的厚重,沈放怎會體察不出。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重,他現在算是整明白了。

西軍一連串的戰鬥,損兵折將,可是依然有源源不斷的人參與進來,這些人是出於對他沈放的信任,也是期望透過付出血淚,保住井陘道這塊淨土。

“相公,我來土門還有一事。”

“哦,何事你說?”

“馬政之子馬擴您可曾聽聞去了哪兒?”

“馬擴?你問我還真問對了。”

沈放聽到種師閔有馬擴的訊息,急切的問:“快些說,他是不是南下真定或者就在土門附近了。”

種師閔奇怪的看著沈放,應道:“他被金軍抓了,好像跟著斡離不一起南下磁州了。”

什麼?馬擴被押著走了?!

不是說他騙取了斡離不的信任,偷偷跑了出去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