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認錯了把電交出來

第22章 把握機會

隨著流民們開始打掃場地,原來的工匠也陸續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製鹽工坊開工第一天,負責人老馬統計的製鹽量只有四點多萬斤,沒達到李恪要求的標準,產量低得多。

第二天,牛忠驚訝發現,人手熟悉操作後,五千人竟然生產了十五萬斤。

產量的激增,導致採礦石的人員不夠了。

第三天,產量又猛增到二十萬。

牛忠對李恪佩服的五體投地。

歷史上幾乎無人能從滷礦石中製出這麼多鹽。

而且,製鹽過程中產生的石渣還能磨碎,用來製造磚石,用於建築。

涼城,軒轅王府。

李恪緊鎖眉頭,看著老馬送來的賬冊。

“十萬?”

洪天摸了摸下巴,揚起腦袋,露出難以掩飾的自豪。

“王爺,這是一筆鉅額,即便是皇家奢華用度,一年也難以揮霍如此龐大的財富。

李恪不禁感到幾分無奈,這些人似乎只懂得追逐一時之利。

“尚顯不足,須得再加!”

“王爺,眾多流民湧入,他們的飲食住宿開銷頗為巨大。”洪天提醒。

流民湧入工坊,成為工匠。

新舊工匠相加,總數已達五千,每日糧食的消耗量確實驚人。

李恪默默計算,目前每日產量達到十萬斤,雖然不是工匠們的生產上限,卻是運輸巖礦石隊伍的極限。

十萬斤鹽,意味著需要十倍於此的礦石,這點,李恪差點忘記了。

儘管目前淨利潤達到十萬兩,但等商貿大會展開後,拍出代理權,所需的鹽遠遠不夠。

需要對製鹽工藝改進。

“老馬,立刻安排數百人趕赴海濱,用桶裝海水回來。

老馬懵逼,完全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做。

“王爺,莫非您打算嘗試以海水提煉食鹽?”洪天詢問。

李恪挑眉:“不行?”

洪天眉頭緊鎖,沉聲道:“王爺,我曾在海濱遊歷,親眼所見當地百姓以海水煮鹽,所得之鹽質地粗糙,味道苦澀,甚至有害健康。我國古籍也無海水製鹽的記載。”

老馬在一旁插話,帶著絲戲謔:“那是你沒見識過王爺將平凡轉為非凡的能力。

那滷礦石原本不可食用,王爺卻能煉製成細膩的食鹽!”

李恪懶得廢話,拿筆在紙上揮舞,寫下製作海鹽的方法。

筆走龍蛇,流暢自如,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海水製鹽雖然耗時,但其高產量確實顯著,並能大幅節省人力。

在封閉的工坊中,工匠們可以解脫出來,轉而從事其他工作,這是好事。

同時,大唐皇宮。

李二處理完一天的事務,神情顯得十分疲憊。

長孫皇后不知何時出現,手裡拿著蓮子羹。

“陛下,我煮了蓮子羹。”

李二深深嘆了口氣,邊喝羹邊享受著皇后的按摩。

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麼,放下了手中的勺子。

在堆積如山的檔案中,開始尋找某樣東西。

最後,眼睛一亮,拿起一份奏摺,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奏摺是安州太守命人八百里加急送來的,說是關於李恪的事。

“呵,涼城那個地方很難混,朕看看你這逆子,是否已經快要堅持不住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