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國家安寧,百姓吃不上飯又怎能生存?
如今,李恪帶來的不僅僅是鹽,還有米糧,一入城就被搶購一空。
城內百姓本沒多少銀兩,但王府最近徵召工匠,發放工錢。
安州城因此重新恢復生機!
“殿下之功,讓百姓不僅吃上精鹽,還有餘錢買糧,這是空前的大功……”
深夜,太守謹慎地再次檢視奏摺,等墨跡乾透後才滿意睡去。
海邊。
洪天派張三帶領五百人馬取水,額頭上滿是汗水。
“這種日復一日的高強度勞作,換成是我們自己,只怕早就累趴下了。”
張三說完,旁邊計程車兵豎起大拇指。
“也只有統領您才能想出這樣的策略,對那些運送海水的民夫減免部分賦稅,實在是高明。”
張三瞥了士兵一眼,吐掉了嘴裡的茅草:“哼,你這張嘴,還真是會說。
若是我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又怎會需要每日帶領你們辛勞?
告訴你,這個主意是王爺想的,他是真心疼惜我們這些底下的人。”
話落,周圍計程車兵們頓時明白過來。
海水一刻不停歇的運輸。
百姓們聽說運送海水可以減輕部分賦稅負擔,在農忙之餘也紛紛投身其中。
河州城外,百畝土地被劃分為多個格子,每塊格子都鋪滿了青石。
青石周圍是用泥土和廢棄滷礦殘渣堆積成的小型堤壩。
在烈日下,海水散發出陣陣怪味,整個封閉的工坊裡,工匠們看到這幕感到奇怪。
他們在做什麼?
牛忠思索。
按照王爺的方法,已從海水中提煉出精鹽,但速度緩慢。
問題是,看管鹽田簡單,收鹽也不復雜,其他工匠該做什麼?
涼城。
眾人都在為商貿大會做準備。
邀請函該送的都送出去了。
除大唐內部,其實周邊國家都知道商貿大會這事,不過往年拍出的代理權都是些類似肥皂的小玩意兒。
今年,第四屆,李恪要開撥大的,徹底打響涼城和他軒轅王的名號。
……
李恪與李二斷絕父子關係,在涼關大刀闊斧的事,吐蕃、吐谷渾等國的情報機構不是吃素的,他們同樣有所耳聞。
吐蕃。
松贊和文武看到河州與大唐送來的雙重情報,捧腹大笑。
“太可笑了!”
松贊撫著鬍鬚放聲大笑。
吐蕃與大唐相鄰,大唐國力強盛,百姓富裕,軍隊強大,是難以撼動的強國。
松贊早已對大唐的勢力深感憂慮。
從前就有探子說,大唐有意對吐蕃發動戰爭,但被李恪阻止。
李恪那時的話,仍記憶猶新。
“攘外必先安內,出兵時需要以絕對優勢一次性取得勝利!
給我十年時間,我保證能讓大唐鐵騎踏遍陸地。”
這句話,對松贊而言,衝擊巨大!
擔憂賊人的出擊,不如擔憂其暗中的圖謀。
大唐的發展速度,迅猛無比。
若真到了那一天,說不定真如李恪所言,大唐鐵騎,無人能擋!
松贊那時焦急,卻無計可施。
誰能預料到,短短几年,竟然會出現這種變故。
李恪和李二斷絕了父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