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間原本堆滿雜物的倉庫,如今變成了兩條明亮整潔的流水裝配線。新招的學徒們,經過最初幾天的強化培訓和老師傅手把手的教導,也逐漸熟悉了自己的工位。其中不乏心靈手巧的女工,她們在裝配一些精細零件時,展現出了比男青年更高的效率和耐心。
秦奮的要求是嚴格的,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確的標準。他親自編寫了簡易的工藝流程卡,張貼在每個工位旁邊。一開始,由於工人們還不熟悉,生產效率提升並不明顯,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小差錯。但秦奮並不急躁,他耐心地指導,鼓勵大家多練多學。
“熟能生巧,速度會慢慢上來的。但質量是我們的生命線,任何時候都不能馬虎!”這是秦奮在班前會上反覆強調的話。
在他的嚴格要求和工人們的努力下,奇蹟開始顯現。
僅僅一週之後,當第一批完全由新生產線製造出來的“遠風一型”水泵透過嚴格的最終檢驗時,日產量已經悄然突破了二十臺!要知道,在之前,即便是加班加點,一天能生產十臺已經頂天了。
“翻了一番!真的翻了一番!”李順才拿著統計報表,雙手都在顫抖,聲音因為激動而嘶啞,“小秦,我們做到了!半個月的目標,我們一週就差不多達到了!”
秦奮只是微微一笑:“老李頭,這還只是開始。工人們熟悉了流程,配合默契了,產量還能再往上提一提。我們的目標,是月產六百臺以上,甚至更高!”
月產六百臺!這個數字讓李順才倒吸一口涼氣,隨即眼中爆發出更亮的光芒。他知道,秦奮從不說大話!
隨著產量的飆升,“遠風一型”水泵如同開閘的洪水般,源源不斷地從紅星公社流向滬郊的各個角落。之前積壓的訂單被迅速消化,新的訂單又如雪片般飛來。
修造所門口,前來拉貨的拖拉機、卡車幾乎沒有斷過。王秀蘭帶著幾個新招的女學徒,臨時組建了一個小小的“財務兼發貨組”,忙得腳不沾地。算盤珠子被撥得噼啪作響,一捆捆嶄新的鈔票被小心翼翼地鎖進保險櫃,那是修造所從未有過的“財源滾滾”的景象。
短短半個月時間,農機修造所賬上的現金就突破了五萬元大關!這在1980年的農村公社企業,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王奎山書記幾乎每天都要來修造所轉一圈,看著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看著堆積如山的成品水泵被運走,看著會計賬本上不斷增長的數字,這位公社的一把手笑得合不攏嘴。
“好!太好了!”王奎山用力拍著秦奮的肩膀,由衷地讚歎道,“秦奮啊,你真是我們紅星公社的福星!你不僅盤活了農機修造所,還給我們公社創收立下了汗馬功勞!我代表公社黨委,謝謝你!”
秦奮謙虛道:“王書記,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沒有公社的支援,沒有工友們的辛勤付出,光靠我一個人也成不了事。”
“話雖如此,但你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王奎山深知秦奮的價值,“我已經向縣裡彙報了你們的情況,縣領導對我們紅星公社農機修造所的成績非常滿意,點名表揚!還說要組織其他公社的幹部來學習取經呢!”
縣裡要來學習取經?李順才在一旁聽得眼睛都直了,腰桿也挺得更直了。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榮耀!
農機修造所的實力,透過“遠風一型”水泵的火爆銷售,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他們不僅能研發,還能大規模生產出效能優異的產品,這在當時的滬郊地區,絕對是獨樹一幟。
“財源滾滾,實力初顯”,這八個字,正是紅星公社農機修造所此刻最真實的寫照。
隨著產能的提升和資金的充裕,秦奮開始考慮更長遠的問題。他在上海聯絡的柴油機、軸承、密封件等關鍵配套廠家,第一批試訂的貨品已經陸續送達,質量都還不錯。秦奮讓李順才安排專人負責原材料的採購和庫存管理,確保供應鏈的穩定。
“老李頭,我們現在不缺訂單,也不缺生產能力,但要保證長期穩定的發展,優質的原材料和熟練的工人,缺一不可。”秦奮語重心長地對李順才說,“學徒們的培訓要抓緊,技術考核要跟上。同時,原材料的質量也要嚴格把關。”
“我明白,小秦。”李順才重重點頭,“這段時間,我也在琢磨你說的這些。咱們所裡,是該好好規整規整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了。”
就在農機修造所的生產和銷售都步入快車道的時候,秦奮接到了公社辦公室轉來的一個電話——華生水泵廠的錢解放經理,再次打來了電話,語氣比上次客氣了不少,希望能和秦奮“當面聊聊”。
秦奮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之前“晾”了他們一段時間,又加上“遠風一型”在市場上摧枯拉朽般的表現,看來這位錢經理是有些坐不住了。
“老李頭,你覺得,我們現在有底氣去見見這位錢經理了嗎?”秦奮看向李順才。
李順才挺了挺胸膛,聲音洪亮:“小秦,咱們現在怕他個球!‘遠風’水泵的名頭,在滬郊誰不知道?他要是真心想談,咱們就跟他談談!要是還想擺老資格,咱們也不怵他!”
“好!”秦奮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那就回個話,約個時間,我去會會他們。有些事情,也該有個了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