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1980

第68章 一個瘋狂的賭局

李順才在一旁聽得腰桿筆直,與有榮焉地補充道:“馬廳長,各位,不瞞你們說,當初秦廠長拿出這反應釜圖紙的時候,我們機修車間的老夥計們也都捏了一把汗!那內部結構,精巧複雜,很多地方的加工精度要求極高。我們是鉚足了勁,攻克了好幾個難關,才把它給造出來的!”

參觀隊伍中,一位頭髮花白,在省內化工裝置領域頗有聲望的老專家,姓錢,他仔細地圍著反應釜轉了幾圈,又看了看連線的管道和儀表,眉頭微皺,沉吟道:“秦廠長,我冒昧問一句,這樣的高效反應釜,其設計原理和關鍵技術……是否可以向行業內推廣?如果能推廣開來,對我們全省乃至全國的聚烯烴產業,都將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啊!”

這話一出,眾人都看向秦奮,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如果紅星廠願意分享,那今天這趟可就沒白來!

秦奮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張巧玲。

張巧玲心領神會,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說道:“錢老先生,秦廠長一直強調技術共享和共同進步。事實上,這條生產線上的許多通用裝置選型和一些基礎的工藝最佳化思路,我們並不保密,也很樂意與兄弟單位交流。比如我們的物料輸送系統最佳化,透過減少彎頭、最佳化管徑,確實能顯著降低能耗和輸送阻力,這些經驗我們很願意分享。”

她話鋒一轉,語氣卻變得十分肯定:“但是,涉及到核心反應釜的內部結構設計、特殊材料的選用、專有催化劑的配方與製備工藝,以及與之配套的精密控制演算法等一系列構成我們‘護城河’的關鍵技術,恕我們目前無法完全公開。”

“這……”錢老和其他幾位廠長臉上露出一絲失望。

張巧玲繼續有條不紊地解釋:“這並非我們敝帚自珍。首先,這些技術是我們紅星廠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由秦廠長帶領我們技術團隊日夜攻關的成果,是我們工廠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並非孤立存在,而是一個高度整合和最佳化的系統工程。僅僅是拿到反應釜的圖紙,或者知道了催化劑的某個組分,如果不能理解其背後的設計思想,不能掌握全套的工藝引數和操作經驗,不僅無法複製出同等效率和品質的產品,甚至可能因為操作不當而引發安全事故。”

她微微加重了語氣:“比如,我們的催化劑體系,是針對新型反應釜的特殊流場和反應條件專門研發和最佳化的,與市面上的通用催化劑在活性、選擇性和壽命上都有顯著差異。再比如,我們的過程控制系統,內建了基於大量實驗資料和秦廠長獨特演算法模型進行最佳化的控制邏輯,能夠對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物料配比等數十個關鍵引數進行毫秒級的精準調控。這些,都不是簡單的模仿能夠學去的。”

秦奮在一旁補充道:“巧玲說的沒錯。我們的技術,就像是一把精密的鑰匙配一把特製的鎖。各位都是行家,應該明白,很多時候,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我們紅星廠能有今天的成績,靠的是我們全體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們將這些理念付諸實踐的艱苦努力。這不是簡單的裝置堆砌,也不是一兩個單點技術的突破,而是一整套相互耦合、深度最佳化的技術體系。”

他目光掃過眾人,坦誠而自信:“這個技術體系,構成了我們紅星廠HS系列材料在品質和成本上的雙重優勢,也是我們敢於邁向國際市場的底氣。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在目前國內乃至國際上,想要完整複製我們的生產線,尤其是達到同等的效率和品控水平,難度非常之大。這,就是我們的技術壁壘。”

一番話說得眾人啞口無言。

他們都是懂技術的人,自然明白秦奮和張巧玲話中的含義。現代工業,尤其是高階化工,早已不是靠一兩個“祖傳秘方”就能包打天下的時代了。系統整合、精密控制、核心材料、專有工藝,這些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紅星廠所展現出來的,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對一個縣級工廠的認知。這已經不是“先進”可以形容的了,這幾乎是“代差”!

馬副廳長沉默半晌,最終長嘆一口氣,看向秦奮的眼神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有震驚,有敬佩,也有一絲無奈:“秦廠長,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我算是明白了,為什麼你們紅星廠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異軍突起,創造出這樣的奇蹟。你們掌握的,是真正的核心技術!是金不換的寶貝!”

他轉頭對身後的眾人道:“各位,我們今天來,雖然沒能把紅星廠的‘真經’全取走,但也讓我們大開眼界,看到了差距,更看到了方向!紅星廠的成功,對我們省的化工行業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也是一個有力的鞭策!”

其他廠長和總工們也紛紛點頭。雖然有些遺憾未能學到核心機密,但他們也清楚,這種級別的技術,豈是隨隨便便就能公開的?紅星廠願意讓他們參觀,並分享一些通用經驗,已經算是非常大度了。

洪總工更是感慨道:“秦廠長,張工,你們的這套生產線,我看不僅僅是裝置先進,更重要的是設計思想的領先。這種系統性的最佳化能力,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我們廠之前也嘗試過對老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也請過不少專家,但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現在看來,還是沒有抓住根本。”

“是啊,”另一位廠長附和道,“我們以前總想著在某個單點上尋求突破,比如換個好點的壓縮機,或者改進一下催化劑,但往往是顧此失彼,整體效率提升不大。秦廠長這種從全域性出發,系統性打造技術壁壘的思路,值得我們深刻學習。”

參觀結束,送走了意猶未盡的馬副廳長一行人,秦奮、張巧玲和李順才站在新廠區門口,看著一車車滿載HS材料的貨車向外駛去,心中都充滿了豪情。

李順才抹了把額頭的汗,嘿嘿笑道:“秦廠長,您這手‘技術壁壘’玩得高啊!我看那些老專家,一個個眼睛都看直了,就是學不走!咱這飯碗,端得穩!”

張巧玲也微笑道:“秦廠長,經過這次,恐怕短期內不會再有人輕易打我們核心技術的主意了。我們可以更專注於提升自己。”

秦奮點點頭,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技術壁壘不是一成不變的,市場競爭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持續領先,就必須不斷創新,不斷構築新的壁壘。”

他深吸一口氣,胸中激盪著澎湃的豪情:“HS系列材料的成功,只是我們紅星廠邁向工業霸主的第一步。巧玲,技術科的任務依然艱鉅,現有助劑生產工藝的進一步最佳化,新牌號HS材料的研發,還有……一些更具顛覆性的新材料專案,都要開始著手準備了。”

“是!秦廠長!”張巧玲眼中再次燃起熊熊的火焰。每一次秦奮描繪的藍圖,都讓她熱血沸騰。無人能仿的技術壁壘,正是她們這些技術人員追求的最高榮耀!

陽光下,紅星廠新廠區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那高高聳立的反應塔,那高效運轉的生產線,以及瀰漫在空氣中的自信與希望,共同昭示著一個屬於紅星廠,也屬於中國製造的黃金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