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1980

第56章 尋找合格的矽鋼片

“別急躁,”旁邊一個年長些的技術員拍拍他的肩膀,“秦廠長不是說了嗎,失敗的資料也是寶貴的經驗。我們再換一種偶聯劑試試,或者調整一下加入順序,看看會不會有改善。”

他們開始詳細記錄每一次失敗的引數:偶聯劑型號、濃度、處理時間、玻纖加入量、共混溫度、攪拌轉速(雖然只是手動估算)。秦奮要求他們,哪怕是最細微的現象變化,比如熔體粘度的手感差異、樣條顏色、氣味,都要記錄下來。

王小虎那組負責的POE增韌PP,雖然在低溫衝擊效能上取得了初步進展,但當他們嘗試將POE用量進一步提高,或者與少量玻纖進行復配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POE含量過高,材料的剛性和強度大幅下降,軟得像麵條;而加入玻纖後,原本有所改善的韌性又會劣化,似乎玻纖的存在反而成了應力集中點。

“這他孃的,到底是怎麼回事?”王小虎撓著頭,百思不得其解。

秦奮時常會在深夜巡視各個“戰場”。看到機修車間裡徒勞無功的螺桿半成品,看到材料實驗室裡堆積如山的廢棄樣條,他的心情也異常沉重。

但他知道,越是這個時候,越要穩住陣腳。

“同志們,我知道大家很累,也很沮喪。”一天清晨,秦奮召集了攻關小組和材料研究小組的核心成員,他的聲音有些沙啞,但眼神依舊銳利,“製造雙螺桿擠出機,開發高效能改性塑膠,這兩件事,哪一件都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成功的。國際上那些大公司,也是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才走到今天。”

他指著黑板上那張擠出機結構圖:“我們現在遇到的困難,比如熱處理、精密加工,都是硬骨頭。但我們紅星廠的人,什麼時候怕過硬骨頭?想當年我們連一臺像樣的車床都沒有,不也把水泵、電風扇給造出來了嗎?”

“材料改性也是一樣,”他又轉向材料組的技術員,“玻纖增強,介面是關鍵!偶聯劑的選擇、處理工藝、混合方式,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最終效果。我們現在手裡的牌不多,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把每一種可能性都摸索透,總能找到一條路!”

“我再強調一遍,每一次失敗,都要詳細記錄,認真分析!這些資料,就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墊腳石!我們不怕失敗,就怕在同一個地方反覆跌倒而不自知!”

秦奮的話,像一股暖流,重新溫暖了眾人有些冰冷的心。那種破釜沉舟、迎難而上的豪情,又一次在他們胸中激盪。

“秦廠長說得對!不就是失敗嗎?老子跟它耗上了!”孫師傅一拍大腿,紅著眼睛說道,“熱處理不過關,我就不信邪了!今天開始,我吃住都在車間,不把這螺桿的熱處理工藝摸透,我就不姓孫!”

“我們也是!玻纖增強,我們一定能找到辦法!”年輕的技術員們也紛紛響應。

攻堅戰,在經歷了一段低潮後,再次進入了白熱化。

機修車間,孫師傅帶著徒弟們,果然是日夜守在簡易加熱爐旁。他們嘗試了秦奮提出的各種改進方案:改進爐膛結構以期更均勻的加熱,嚴格控制升溫和降溫速率,甚至嘗試用不同配比的鹽水代替部分淬火油……每一次嘗試,都伴隨著緊張的等待和可能再次失敗的風險。鋼材在爐火中一次次燒紅,又在淬火介質中一次次冷卻,發出令人心悸的聲響。

終於,在又報廢了兩根螺桿,經歷了不知多少個不眠之夜後,一根經過新工藝熱處理的螺桿,在經過檢驗後,各項指標基本達到了秦奮的要求!硬度均勻,沒有發現裂紋,金相組織也相對理想。

“成功了!成了!”當秦奮用銼刀在新螺桿上用力劃過,只留下一道淺淺的白痕時,整個機修車間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孫師傅激動得老淚縱橫,抱著那根還帶著餘溫的螺桿,像抱著失而復得的珍寶。

這個小小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緊接著,螺桿的精加工開始了。紅星廠那臺“精度堪憂”的舊車床,在秦奮的親自除錯和老師傅們的精湛技藝下,再次發揮了超常的作用。他們用百分表一點點校準,用最慢的進給速度,小心翼翼地“磨”出螺紋的精確尺寸和光潔度。每一刀下去,都凝聚著操作者的全部心神。

與此同時,材料組那邊,在經歷了數十次配方調整和工藝摸索後,也迎來了一絲曙光。

王小虎他們發現,在POE增韌體系中,加入少量經過特定型號矽烷偶聯劑(比如一種牌號較偏的A-187環氧矽烷)預處理過的超細目滑石粉作為成核劑和填料,不僅能維持甚至略微提升材料的剛性,還能改善POE與PP基體的相容性,進一步提高低溫衝擊韌性,同時對加工流動性也有一定的改善。當他們看到新增了這種複合體系的樣條,在低溫冰鎮後進行落錘衝擊,不僅沒有脆斷,反而呈現出良好的韌性斷裂特徵時,整個實驗室都沸騰了。

而玻璃纖維增強的難題,在周海濤手下一位名叫張巧玲的細心女技術員那裡取得了突破。她發現,之前他們使用的偶聯劑水解液的pH值控制似乎有問題,而且玻纖在浸泡處理後的乾燥溫度和時間也可能影響了偶聯劑在玻纖表面的成膜效果。她大膽地調整了水解液的配製方法,嚴格控制pH值在3.5-4.5之間,並改進了烘乾工藝。

當用這種新方法處理過的短玻纖,再與最佳化後的MAH-g-PP和POE共混,壓制出來的樣條,在簡易拉力測試中,其拉伸強度竟然比未增強的基體材料提高了近40%!雖然這個數值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巨大差距,但對於紅星廠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

“秦廠長您看!這個資料!這個資料!”張巧玲拿著記錄本,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

秦奮接過記錄,仔細看著那條上揚的效能曲線,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非常好!巧玲同志,你立了大功!這個方向是對的,介面問題解決了,玻纖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增強作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