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滬市,紅星集團總部大樓燈火通明。
秦奮的辦公室內,空氣中瀰漫著咖啡的微苦香氣。他沒有休息,而是坐在電腦前,將兩天來系統分析出的所有資料,重新進行梳理和整合。
他面前的螢幕上,不是那令人眼花繚亂的零件雲圖,而是一個標準的報告文件。
那份幾十頁的“拆解報告”,以及那頁點明“三大核心”的分析,還是太粗糙了。它們像是一份戰場偵察兵帶回來的原始情報,充滿了衝擊力,卻缺少一份能夠直接呈遞到最高決策層的嚴謹和規整。
他需要一份真正的報告。
一份沒有個人情緒,沒有主觀判斷,通篇只有冰冷、客觀、詳細到令人髮指的資料和事實對比的報告。
秦奮的手指在鍵盤上敲擊,為這份報告定下了最終的標題——
《關於在頂尖半導體裝備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真實差距評估》
標題之下,他沒有寫任何關於紅星集團的計劃,沒有提一個字關於他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報告的開篇,是一張全球EUV光刻機供應商版圖。地圖上,米國、德意志、荷國、東瀛等國家被深色重點標註,密密麻麻的供應商企業名稱從這些國家延伸出來,像一張巨大的蛛網。而代表華國的那片區域,只有零星幾個點,孤零零地飄在蛛網之外,從事著最低端的輔助件生產。
緊接著,是那張“103,457個零件”的構成分析表。每一個子系統、每一個模組、每一個關鍵零件,都被清晰地列出。後面跟著兩列觸目驚心的資料:【國產化率】和【核心供應商】。
【真空系統】:國產化率12%。核心真空泵,德意志普發。核心真空閥門,東瀛CKD。
【傳輸系統】:國產化率8%。核心機械臂,米國布魯克斯。核心運動控制器,荷國。
【熱控系統】:國產化率15%。核心冷卻單元,米國。
……
表格一行行向下,【國產化率】那一列的數字,始終在10%到20%之間徘徊,從未有過突破。而【核心供應商】那一列,出現的名字無一例外地指向著那幾個技術強國。
這不僅僅是一份清單,這是一份“供狀”。供出了整個華國高階製造業在最尖端領域,是如何被“萬國造”的現實所捆綁。
報告的第二部分,秦奮將系統分析出的“三大核心”作為重點,進行了獨立闡述。
他用最平實,最不帶任何修飾的語言,將這三座大山的輪廓描繪得清晰無比。
【一、EUV光源系統】
“……需要功率超過兩萬瓦的超強CO2鐳射器,其技術由米國Cymer公司閉環研發,不對外出售任何核心元件。其液滴靶系統,要求以每秒五萬次的頻率噴射直徑20微米的錫滴,並被鐳射脈衝精準命中,誤差視窗小於微秒級。目前全球範圍內,除Cymer公司外,無任何組織或企業具備製造同等級別光源系統的能力。此為技術壟斷。”
【二、衍射極限物鏡系統】
“……由十幾塊非球面反射鏡構成,表面光滑度要求小於0.1奈米,鍍有數十層鉬矽交替反射膜,單層厚度誤差不能超過一個原子直徑。該系統由德意志蔡司公司獨家供應,其製造工藝,包括超精密拋光技術與離子束刻蝕技術,為蔡司公司最高商業機密。此為技術壟斷。”
【三、超精密雙工件臺】
“……需要在真空環境下,以超越10G的加速度進行啟停,運動速度超越高鐵,同時實現奈米級同步定位精度。其核心控制演算法與磁懸浮驅動技術專利源頭為荷國飛利浦,但整合工藝與系統調校方案由阿斯麥公司獨立完成,列為內部絕密,不對外進行任何技術授權與合作。此為工藝壟斷。”
每一個章節的結尾,秦奮都用“技術壟斷”或“工藝壟斷”這兩個詞作為總結。
沒有憤怒的控訴,沒有激昂的口號。
只有事實。
這份報告就像一把最鋒利的手術刀,在明亮的手術燈下,精準地劃開華國半導體產業最光鮮的外皮,將那下面最薄弱、最受制於人、甚至已經開始缺血壞死的組織,血淋淋地解剖了出來,展示給所有人看。
完成最後一個字的校對,秦奮按下了列印鍵。
厚厚的一疊A4紙從印表機中緩緩吐出,帶著一絲尚未散盡的溫熱。他仔細地將其裝訂成冊,放進了另一個嶄新的加密檔案袋中。
第二天一早,這份報告透過最機密的渠道,再次被送往京城。
……
兩天後。
京城,一間氣氛莊重的會議室內。
橢圓形的巨大紅木會議桌旁,坐著十幾位頭髮或花白或烏黑,但眼神同樣深邃銳利的領導者。他們是華國各個關鍵領域的掌舵人,是國家科技戰略的核心制定者。
會議的原定議題,是審議未來五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這是一項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議程。
會議開始前,一位工作人員將一份份用牛皮紙袋密封的檔案,輕輕地放在了每一位與會者的面前。
紙袋上,印著紅色的“最高等級·絕密”字樣。
工業部的陳部長看了一眼身旁的首長,見他微微點頭,才沉聲說道:“在開始今天的議題之前,有一份臨時補充材料,請各位同志先看一下。”
沒有人多問。能出現在這個會議室的臨時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撕開密封條,取出報告的聲音在安靜的會議室裡顯得格外清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