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謙愣了愣道:“繼續,你們繼續!”
方棠回過頭,不知道宋子謙剛才為何鼓掌,是他更支援性本惡嗎?
如果宋子謙真是曾子的弟子,更應該支援性本善才對吧?
畢竟,老師本就有這種傾向。
方棠猜不出原因,只能等找到時機再問,他讓兩邊學子重新爭辯。
這時。
公孫義元從一眾學子中站起,他彬彬有禮,說道:“對方既言禮樂教化乃強力人為,吾且問你,制定這禮樂教化之聖人,其性為何?”
“若人性本惡,聖人亦人,其性亦惡!”
“惡人何以能制定出約束惡人之良法?此非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譬如築堤防洪,若築堤者本身即是洪水,堤壩焉能穩固?”
啪啪啪!
宋子謙忍不住給講話者鼓掌。
好一個偷換概念,這是把握了辯證的精髓啊,一直以為古人蠢,其實古人一點也不蠢,相反,還挺聰明。
這思維邏輯,是真的沒毛病。
眼見所有人又看向自己,宋子謙尷尬道:“不好意思,聽到激情處,難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你們繼續,我不再發出動靜。”
眾人全都狐疑地從他身上挪開目光。
方棠也回過頭。
但他懵了。
方才持性本惡觀點的學子他鼓掌,現在,持性本善觀點的學子出聲後,他又鼓掌。
他到底支援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啊?
方棠都被宋子謙搞迷糊了,只能讓雙方繼續。
高叔肩皺眉望眼宋子謙,站了起來,開口反駁公孫義元。
“師兄此問似是而非!聖人制禮樂,非因其性本善超然眾人,實因其智慮深遠,洞察利害!”
“彼見上古之時,人如禽獸,爭奪無已,強者勝,弱者亡,終致族群衰微,人人自危。”
“聖人為求族群存續、秩序安定,故叢集智、因時勢,創制禮法,定分止爭。”
“此乃迫於生存之需、大勢所趨,豈是源於虛無縹緲之善性?”
“譬如先民掘井而飲,非本性好掘井,乃為解渴求生!性本惡,禮法出,規制言行,禮法為族群求生之井,與所謂善,何干?”
宋子謙望向高叔肩,不由得心中點贊。
本次期會的水平,確實還可以。
在沒有短影片的當下,看這兩邊辯論,還是有那麼一點收穫的。
高叔肩說完,看向宋子謙。
不僅是他,所有人都看向宋子謙,見他沒有鼓掌,大家一時間還有些不適應了。
方棠見雙方辯論的差不多了,也都拿出了自己該有的水準,但卻缺少一個公平客觀的裁判。
想起宋子謙為曾子之門徒,又想起他曾經提出的十勝十敗論,剛好就是性本善、惡的進階言論,便有心想讓宋子謙,站出來說幾句。
於是,方棠轉身面向宋子謙,道:“老師周遊列國,收子謙為弟子,想必你有過人之處,才被老師高看,對於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你怎麼看?”
宋子謙微笑道:“還是之前送你的那兩個字,狗屁!”
話一出,全場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