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害怕來形容對長者的敬愛是有些偏頗的,不是怕長者責備自己,而是怕因為自己的不足惹了長輩生氣,擔心。
大漢人一點都不誇張的形容這種行為為之不孝,自從劉邦以孝治國以來,他們便把孝放到了義的前面。
徐福因為其母親而離開劉備,沒有片言隻語評論他不義,反而稱讚他孝順。
漢人的孝順大多數是愚孝,所以,父母的睿智就成了決定了兒女成就的關鍵因素。
劉夫人假假也是出自涿郡盧氏世家,見識與學識自然有過人之處,最主要表現在劉備的性格上面。
提親其實有劉備就足夠了,劉夫人加碼的行為有著深層次的目的。
關羽當知道這一訊息,便立刻啟程,隻字不提鉅鹿城的形勢。
公孫瓚快要跑死馬了,日夜兼程才堪堪趕上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放慢速度的劉備。
沒有重大任務在身的關部特種兵,全都往平原方向趕。
領導地位不需要整天告訴別人自己是什麼職位,一些老闆通常會自己動手乾點活,很多時候並不是閒得慌,而是定期檢測一下員工對自己的忠誠度。
關羽被攔在了城門外,四十人八十騎在小小的平原城已經是強大的戰力了。
今日守城的是平原縣新兵,沒見過關羽等人,見打著“關”字旗號的一對快騎飛奔而至,第一時間就敲響了戒備鍾。
等老兵卒趕到,才認出來人是關羽趙雲,硬著頭皮開啟了城門。
老兵卒沒有等來關羽的責罰,甚至連一句呵斥也沒有,只淡淡的對那位新兵說了一句話:“幹得好,守城就應該如此。”
“你說阿遙喜歡的女子會是怎樣的呢?”徐福趕上了趙雲,好奇的說道。
“應該不會是身長腿短,大屁股圓臉身段像水桶吧,那是阿飛的標準。”趙雲的笑容充滿鬼魅的惡趣味。
徐福作了個幹吐的表情,饒有興趣問道:“那你的標準呢?”
趙雲愣了一下,迅速恢復高人模樣,回頭看了一眼徐福,揚起頭,故作深思,隨即道:“只要是女的就行。”
徐福差點從馬上摔下來,這也叫標準嗎?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子龍沒有這方面的心思,自然沒有概念,真正要面對的時候就不是一回事了。”荀彧含笑說道。
都是聰明人,說起話點到即止,不需要長篇大論。
十月初的天氣有些微涼,街上看熱鬧的百姓都添上了外衣,都是一些婦孺老人,年壯的估計都幹活去了。
盧遙站在驛館門前,揹著手,看著一隊騎兵漸漸走近。
“你小子還是那麼懶。”關羽一見面就埋怨道。
“又不會迷路,況且我去迎接也不會體現出來些什麼,省點事不好嗎?”上前一一擁抱了幾月不見的兄弟們。
“沒見過你如此謀算一個人,認真的?”趙雲道。
“你說話能不能再難聽點,討個老婆都能被你說成陰謀論。”
“你連兄弟都是謀回來的,有什麼好自清的。”趙雲鄙夷道。
“你自己認為的,我當初可不是這樣想的。”
跟盧遙吵架,趙雲從來都沒在嘴上討到半點便宜,卻依然樂此不憊。
郭嘉見兩人槓上了,習以為常,便找上荀彧,徐福。
一般事情的發展規律都是說不過就動手,拍拍身上的灰塵,抖落頭上的樹葉,盧遙若無其事的走到茶几邊,開始煮水沖茶。
“我想喝酒!”
“現在糧食短缺,沒有多餘的高粱釀酒。”
“我想喝酒!”趙雲依然不依不饒。
兄弟見面豈能無酒,趙雲從來不會考慮民生,一直按照自己的喜好活著。
劉桑已經拿出桑果酒,只要是酒,趙雲就不會挑剔。
“我差點就死掉。”趙雲猛喝了幾口酒說道。
“不是沒死嗎?真的死了,我會奉初一十五燒香給你的。”
“嗯,記得燒點酒。”
“張角安排好了?沒走漏風聲吧?”
“痕跡一把火給燒了,世人都認為他已經死了,也虧他想得出來弄個替身,以為瞞得住我們。”關羽接話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