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樓的閣樓到處是歌賦詩詞,曹操正眼都沒看一眼,留意從門口走進來的一位極其寒酸的書生。
本以為掌櫃會把他趕走,這種地方不是他該來的,只見掌櫃笑吟吟的看著,窮書生熟頭熟路的去了偏廂,找了個座位坐下,夥計很快給他上了一飯一菜。
跟他情況相同的陸陸續續有七八個,全坐在偏廂,正要喚來夥計解惑,便聽到有個聲音在耳邊響起:
“肚子餓很難受,它從來不管你是學士還是商販。”
曹操回頭,見一名英俊的少年搖著扇子站在邊上,左手還不斷的擺弄額頭上的頭髮,便拱手笑道:
“兄臺所言極是,活命終究比名聲重要。”
英俊少年看看座位,又看看曹操,曹操起身躬身行禮道:“請落座!”
英俊少年不作態,直接坐下,順手倒了杯酒,喝了一口才道:“醉仙樓有一條不成文規定,每天盈收十取一,供應那些落難,貧困的書生,以前很多沒飯吃的人,如今的涿郡,就剩這些只做學問不做事的書生最潦倒了。”
曹操不解,問道:“大漢書生歷來有風骨,嗟來之食寧可餓死也不願意碰,涿郡的書生沒了骨氣?”
“看到後院那堆石頭沒有,昨日在南邊,今天應該到西邊了。”
“原來如此!在下曹孟德,未請教少兄高姓。”
“盧遙。”
“你就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盧遙?”
“我是騙吃騙喝的盧遙!”盧遙笑道。
曹操笑道:“性情中人,性情中人。”
“你可別想著攀交情,這頓飯食該你付賬還是你付賬,我不想浪費食物。”
“盧兄此言差矣,我只邀你落座,並沒請你吃食。”曹操笑道。
盧遙一陣愕然,老曹的情商果然高。
“我觀曹兄乃一代英傑,總不會因為一頓飯食而落人口實吧。”
“英傑沒飯吃一樣會餓死。”
“在涿郡,沒人會餓死。”盧遙道。
曹操冷哼道:“豬在養肥前都是這樣想的。”
聞言,盧遙不怒反笑,道:“願聞高見!”
曹操嘆了口氣,道:“孟德何德何能,只有一腔熱血,哪有什麼高見。”
盧遙道:“告辭!”說完起身就走。
“”
一旦說到政治,曹操表現出驚人的洞察力,東漢朝堂的弊端盡數言盡,不但注意到太平道的危害,還留意到涿郡不同之處。
盧遙不得不提前告辭,他怕忍不住把成長中的魏國先帝給滅了。他還真有想過,把曹操這個劉備最大的敵人殺死在襁褓之中,權衡利害不得不放棄,此時的涿郡還不足以自保,曹節的憤怒是抵擋不住的。
而且曹操其實也並非惡人,在某種程度上,他才是匡扶漢室的忠臣,只是劉協無能,才顯得曹操霸道而已。
歷史是公正的,但它會因為某個作家的喜好而被改寫,尤其當這位作家的著作名傳天下後,歷史將會失去它真實的一面。
曹操的詩詞很有氣概,一個奸詐小人是寫不出來,說他謀朝篡位,人家到死前依然是漢丞相,再說了,劉邦搶了項羽的漢中王是當仁不讓,搶了秦氏江山叫萬民所向,為何曹操自己打出來的江山卻被人稱之漢賊呢?
短短的接觸,盧遙就知道為什麼曹操能夠一直壓著劉備和孫氏集團打了,人家那種對人才的渴望,誰都沒打算放過,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招攬之意。
果不其然,兩天不到,活動在涿郡城裡的才子們,都知道曹孟德這號人的存在,甚至已經有了追隨者。
盧遙求神拜佛荀彧千萬別在這個時候抽起筋來,跑來涿郡,遇到曹操就真的見財化水了。
在三國眾多軍師裡,荀彧才是盧遙最欣賞的,沒有之一,他的出色不僅僅是表現在軍事上,他更是治國安民的一把好手。
盧遙一定會把後世一些科技弄到大漢來,但至於怎樣治理國家,自己不是這個料,還是交給這些大能人吧。
他甚至想把曹操也拉到自己的陣容來,三國就變成了兩國,後世的文學家們知道後,不知道會不會集體吐血,那幅爭先恐後要挖他祖墳的場景,想想也惡趣味十足。
歷史自然不會任由某個人擺佈的,就算強如嬴政,此時也只能躺在驪山腳下某一處,更別說盧遙這絲孤魂了。
是的,對於大漢,盧遙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預先知道事情,卻又無法改變現實的,譁眾取寵,欺世盜名的鬼魂罷了。(未完待續,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