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慈子孝程處默

第27章 仁德

哎呀,誰家娃兒那麼優秀?

是老程家的?

那沒事了。

斷趾的弊端,未必滿朝大臣都看不到,可沒人出頭。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反正剁的也不是自己的趾頭嘛。

李世民點頭:“程處默是個有想法的,不像宿國公一般粗魯不文。”

殿上笑聲一片。

天子說笑話了,不管好笑不好笑,臣子都應該笑。

“另外,笞杖刑罰現在是打脊、打臀、打腿並行,臣程處默以為,最好是別打脊,免得影響針師醫治。”

這一句是附加的,有沒有效果都無所謂。

之前他也提過這一條,天子卻沒改。

李世民擺出虛懷若谷的模樣:“中書舍人,記下這一條,令天下衙門改之。”

斷趾之議,是沒法馬上給程處默回答的。

朝堂上爭吵不休,有支援斷趾的,有支援取消斷趾的,誰也不服誰。

長孫無忌想了一陣:“陛下,臣以為斷趾可以改為加流刑,原流三千里一年加斷趾改成流三千里三年。”

長孫無忌的話讓朝堂平靜下來。

役三年替代斷趾,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其實這個說法程處默就可以直接給出,但他份量不足。

權勢不夠時,再有理的話也只是放屁;

權勢滔天時,再放屁也是有理。

只有李世民與長孫無忌這一階層的人發聲,才能成為定論。

“可。”

李世民大手一揮,準了。

“陛下仁德,是大唐之幸、社稷之福,萬千庶人當銘記陛下之仁!”

不知是哪個奸佞開口,殿中歌功頌德之聲不絕。

程處默嘀咕:“許敬宗這奸佞還沒資格上殿啊,是誰那麼會拍?”

李世民樂得大笑,通天冠上的十二旒珠搖晃,顯得不太莊重了。

-----------------

官廚內,三院的位置涇渭分明。

殿院殿中侍御史一桌,秦巢愁眉苦臉地喝了一口粟粥、吃了一嘴鹿肉,滿腹牢騷。

“崇仁坊這活就不是人乾的!還是程御史好,一把就抓起大功勞。”

平朝輕笑一聲:“你光見他吃肉、沒見他捱打,程御史得罪齊國公的事,你敢幹不?”

秦巢滯了一下。

不敢,才是正常人的想法。

長孫無忌的心眼並不大,為什麼沒有遷怒程處默,很多人想不通。

程處默敢在朝堂上點長孫無忌,並不是全無倚仗的。

他跟狐朋狗友長孫衝的交情就莫提了,影響不了長孫無忌的。

真正讓長孫無忌心平氣和的,是他想讓程處默給胞妹長孫皇后開個藥方。

那麼多年,名醫、太醫、御醫會診,都只能延緩長孫皇后的氣疾發作,長孫無忌很怕胞妹會走在前面。

偏偏程處默那個兒戲似的蒸醋,竟然讓長孫皇后稍稍舒服一些。

長孫無忌看得出來,程處默其實還有後手。

所以,哪怕對程處默客氣一些,長孫無忌也要感動程處默,讓他心甘情願出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