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慈子孝程處默

第395章 好不到哪裡去

程處默沒有耍任何心眼。

司功參軍掌管一州官吏考課、挑選朝集使、選出貢舉人員、管理祭祀、判斷祥瑞、管束道佛、承擔一州的表疏書啟之責,並管理醫藥及其裝置,是六曹之首。

許敬宗美美地吃了一口茶湯:“犬子雖然愚鈍了點,做事可靠,本官的那點醫學造詣他也學了幾分。”

至於祭祀、道佛之類的,對許敬宗這種家世的人來說,如吃飯喝水一般簡單。

許杲的性子,忠厚有餘,變通不足,恰好是司功參軍的最佳人選。

程處默願意用許杲,自然是在門下省的時候仔細考察過他的品行。

“不過,有一說一,許杲這性子只適合為佐官,可能止步於六品之下。”

程處默直言不諱。

“品秩都不是本官要考慮的問題,本官求的,只是這老實娃兒平平安安。”

忠臣也好,奸佞也罷,這一刻的許敬宗只是千千萬萬個阿耶中的一員,訴求也大同小異。

在他看來,程處默為自己娃兒規劃的道路,雖然前途有限,卻最穩妥,也不超出許杲的能力範圍。

當官,不是說官越大就越好,首要前提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當官。

譬如讓許敬宗率軍廝殺,還不如直接殺了他痛快。

榮升為右屯衛翊府中郎將的楊思訓入殿中省寮房,跟程處默閒話幾句。

“阿耶年邁,在休祥坊已經不大走動,還時不時念起使君當年趣事。”

楊思訓的阿耶是觀國公楊恭仁,已經行將就木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楊恭仁已經七十二歲,再加之前的征戰經歷,時日無多了。

楊思訓能越級從長史跳到中郎將,一個明顯的原因,就是把楊恭仁的恩澤施到了他頭上。

“家兄楊思誼一生不出仕,有子楊嘉賓想要出仕,不知華州是否方便給一錄事之位?”

“吾侄但有不法、不服管教,使君只管痛打,留一口氣就行。”

楊思訓的目標也很明確,從九品上錄事,剛剛入品的官位。

之所以不如車永安求的位置高,是因為楊思誼是處士。

楊嘉賓想出仕,仰仗的是耶耶楊恭仁的恩澤,隔了一層。

“不過一介錄事,沒有問題,但吏部那裡,郎將要跟令叔說一聲了。”

程處默爽快應聲。

楊恭仁的顏面,程處默還是得給的。

就憑著楊恭仁拖到秋分、絞了人柺子仉氏,程處默就一輩子得念這箇舊情。

再一個,楊嘉賓也肩負著楊師道看護華陰老家的使命,雖然位卑,卻正好成為楊氏在華州公廨的釘子。

這些人吶,一個個的心眼多著哩。

還沒去華州正式上任,幾個職位就許出去了。

程處默掐著手指頭算了算,有些無奈。

從五品上長史的位置,由李世民指定由唐河上接任。

權力就此瓜分得差不多了,程處默覺得,除了矛盾沒那麼尖銳,比之前也好不到哪裡去。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