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如此昏庸,怎麼成了星主

第97章 這樣的皇帝,是我要報效一生的人!

然後由內閣首輔唐孝仁親自帶著賈仁義,翰林院院長等文官清流領袖,閱改殿試的試卷。

最後選出十份,交給皇帝預覽。

這十份便是這次科考的前十。

而具體名次,則交給陛下親自定奪。

第一叫做狀元!

第二叫做榜眼!

第三叫做探花!

前三統稱為頭甲,翰林院可以直接授官。

剩下的便稱作二甲,二甲可以參與翰林院的貼試,透過也能加入翰林院。

如果沒透過,也可以去做御史。

十名往後,便是三甲。

三甲就沒那麼幸運了,有關係的話或許可以留在京都。

不然就只能外派郡縣,做一任知縣了。

前三甲也統稱為進士,擁有進士的身份,才有變成朝中大員的可能。

但是基本來說,只有頭二甲才有可能坐到宰輔的位置上。

地方官員需得留任考核,待返回京都,年紀都已經不小了。

頭甲與二甲一上來就是文官清流,比三甲升遷也快得多。

尤其是頭甲可以加入翰林院,那可是與陛下親近的職位。

若是能被陛下看重,那升遷速度更不用說了。

所以翰林院也被當成是儲相之所。

就是說那裡是儲存將來宰輔的地方。

所有貢生都不敢怠慢,專注的寫策論。

李天則無聊的打了個哈欠。

真無聊啊!

不過可以給國家選拔奸臣,朕忍了!

好不容易等到考試結束,唐孝仁匆匆帶著試卷去審閱了。

貢生們被帶去了等候的地方。

劉文卓被同鄉圍著,追問他所寫的內容。

劉文卓也沒藏私,笑盈盈的說了幾段自己的內容。

眾貢生讚歎練練。

劉文卓的貢試第一,名次不會跌到二甲外。

所以他最沒有壓力,寫了篇無功無過的馬屁文章。

劉文卓列舉了李天治政以來的功績,把李天和大臣都狠狠誇了一通。

例如眾正盈朝啊!

功比堯舜啊!

反正就是一通馬屁!

不過這小子的文筆的確華麗,即便是這種文章,也寫的非常不錯。

不管是用典還是用詞,都恰到好處。

他的試卷很快在考官眼裡脫穎而出。

雖然唐孝仁不喜歡此類馬屁文學。

但這個劉文卓的文章的確寫的不錯。

他的試卷被划進了前十名之列。

而唐孝仁又翻出一份試卷。

“各位同僚,本官覺得,這篇文章也可以進入前十。”

唐孝仁所拿的,是呂為賓的試卷。

和劉文卓不同,呂為賓走的依然是貢試的路數。

他把李天登基以來的事蹟列舉了一番。

然後開始批判朝廷的失敗!

比如呂為賓覺得,河運之亂是因為淮河豪強遍地,沒有地的百姓只能加入漕運。

這才有了所謂的百萬漕工。

這些地區的百姓,原就是朝廷不穩定的存在。

但這種不穩定,不是漕工引起的。

而是因為不抑制淮河的土地兼併,沒有打壓豪強。

呂為賓的整篇策論,全在痛罵陛下昏聵與內閣無能。

唐孝仁拿出這份試卷,別的考官紛紛一怔。

這策論裡罵的第二狠的便是你唐孝仁唐大人啊!

既然唐大人你不在意,那就交給陛下定奪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