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城市就這樣形成了鮮明的態度分野。
有人滿懷希望的準備撤離,有人雖心存疑慮卻選擇服從,還有少數“帶路黨”暗中謀畫著背叛。
而在在市政廳設立的各個登記點前,蜿蜒的隊伍延伸至街角。
大多數市民選擇相信大公的承諾,正攜家帶口地收拾行裝。
老人們小心翼翼地捧著祖傳的相框,婦女們將孩子的玩具塞進行李箱。
男人們則扛著最值錢的家當,每個人的眼中都交織著不捨與茫然。
政府工作人員在主要路口設立的工作點忙得不可開交,他們仔細核對著每戶的家庭財產清單。
“財產登記表請收好,這可是戰後領取補償的重要憑證。”
而當每一位登記的市民真的拿到了承諾中的金礦股權證書後,心中也有些相信了。
這種景象不僅出現在納爾維克港,整個挪瑞芬西海岸都籠罩在相似的氛圍中。
從特隆赫姆港到星羅棋佈的沿海小鎮,百萬居民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撤離準備。
而林恩也是主動來到,一艘艘飛艇一輛輛卡車直接被左手掌心的暴食之口“吐”了出來,作為撤離的交通工具。
港口碼頭上,一艘艘滿載民眾的渡輪接連鳴響汽笛,緩緩駛離泊位,朝著海峽對岸的琥珀海三國駛去。
甲板上擠滿了扶老攜幼的挪瑞芬公民,他們望著漸行漸遠的故土,眼中噙著不捨的淚水。
蜿蜒的鄉間公路上,裝載著家當的卡車排成綿延數里的長龍。
這些車隊沿著山間公路快速行駛,穿過一座座橫跨峽谷的橋樑,朝著納維亞山脈另一側的瑞德哥爾摩地區進發,蒸汽引擎轟鳴聲中。
而對於那些堅持要攜帶家中著笨重大件才肯撤離的市民,則是被安排登上巨大的亞美利加聯邦軍用飛艇。
這些銀灰色的龐然大物懸浮在城市上空,將不少市民接送往安全區域,避開地面交通的擁堵。
整個西海岸都沉浸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遷徙中。
從繁華的港口城市到偏僻的漁村,從平坦的沿海公路到險峻的山間小道,到處都是攜家帶口、扶老攜幼的撤離人群。
為了確保撤離效率,林恩緊急調遣了新大陸那邊大量的載具與飛行器。
三千臺機械馬在山區靈活穿梭,上萬輛軍用卡車組成綿延不絕的車隊,三百多艘軍用飛艇如候鳥群般在天空往返。
當這些軍用載具一夜之間忽然就出現在街頭時,撤離的市民無不震驚地駐足觀望。
有人伸手觸控機械馬冰冷的金屬外殼,有人仰頭望著飛艇上閃爍的導航燈,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這種超乎想象的後勤運輸能力,讓許多原本心存疑慮的市民對露西亞聯合臨時政府產生了新的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原挪瑞芬海軍已悉數撤往琥珀海三國的港口。
這支艦隊總噸位約13萬噸,僅由五十餘艘老舊的潛艇、護衛艦和魚雷艇等近海防禦艦艇組成,在布里塔尼亞“無敵艦隊”面前,幾乎不值一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