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請造反

第102章 鄭公公有令

“趙指揮一看便知。”

“好。”

藉著營內的篝火,趙榮取出信仔細觀望,只見上面赫然寫道:

眾將聽令,叛軍先鋒周光美麾下畜力強盛,全軍皆有騾、馬,因此軍中銃炮眾多,沿途之上各縣鎮城牆薄弱,均沒於其火力之下。

唯有依仗牆高壁厚,方能抵禦,叛軍兵少,圍攻定然無法持久矣,因此各衛所應堅壁清野,扼守州、府,等待大軍來援。

若無軍令,各衛所皆不得主動出城,以防叛軍依靠畜力優勢截斷後路!

南京守備送來的信不長,趙榮很快就看完了,短短一百多字,簡單明瞭的點出了衛所軍以及叛軍雙方的優劣勢。

信中寫叛軍畜力強盛,因此在機動性以及火力上都有極大的優勢。

機動性很好理解,就是行軍速度快,雖然騾子的絕對速度遠遠不如馬,但是耐力極強,在長途奔襲下反而要勝過正常騎兵。

第二就是火力優勢,自十四世紀末期到十五世紀初中國的火器大發展以來,火銃、火炮就成了軍隊不可或缺的重要依仗。

不談最著名的神機營,七年前,遼東總兵劉江率部抗擊倭寇。

當時數千倭寇剛剛登陸,明軍岸防陣地就突然萬炮齊鳴,無數石彈、鐵鉛從天而降,砸死賊寇無算,打出了“望海大捷”。

因此此時明軍的各式火炮已經可以威脅到縣城一級的城牆了。

當然,對付縣以上的州級乃至府級,明軍火炮就力不從心了。

與同時代高但薄的歐洲城牆不同,中國的城牆向來是以寬達數米的夯土為基,外鋪石磚,從剖析面上看與其說是一堵牆,更像是一座山。

趙榮看完信後也深以為然,目光往下一掃,見信的最後是鄭和、李隆兩位南京最高權力者的畫押以及南京守備、南京守備太監的大印,做不得假。

落款時間是三月二十號,應該是正北上的南京大軍在得知沂州陷落的情報後立刻發來的。

“本將知道了!”

點了點頭,將手中的信塞回信封后,趙榮立刻對附近的濟寧衛中級武官們下令道:

“後軍轉為前軍,全軍速歸濟寧!”

“得令!”

眾將領命而去後,趙榮又主動對王詠抱拳道:

“還請王僉事護我軍回城,以防叛軍偷襲!”

“不敢當,理應如此!”

王詠聞言連忙下拜,雙方互相一禮後各自整肅軍隊,隨後沿著泗河西岸迅速南下。

“轟——咔嚓——”

就在此時,一道閃電突然劃破天空,趙榮軍以南二十里,瞬間照亮了一支正在從東岸往西岸渡河的軍隊。

暴雷先行,春雨其後。

隨著淅淅瀝瀝的聲音不斷響起,這自早上起就變得悶熱的氣氛終於還是被打破了,先鋒右衛指揮使張護伸手抓住幾滴雨水後,對著此前在兗州城下整整待了兩天都沒幹什麼事的將士們說道:

“雨露降臨,敵軍行軍定然受阻,全軍加速渡河!”

“得令!”

空氣中的灰塵逐漸被春雨打落,見推著滿載盔甲兵器小船以及騾馬的速度都陡然一提,心情忐忑的張護不禁深吸了一口氣。

沁涼。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