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福記

第232章 是瑾瑜之瑜,還是草木之榆-3

第一樣是一道看盤,阿榆做的是鱠山。

所謂鱠山,是從冰室裡鑿來山狀的冰塊,用一隻大石盆盛了,再在“冰山”上鋪一層現切的魚片,便是一道極好的魚鱠。

阿榆既通書畫,眼光又毒,切魚片時留意著橫豎紋理,一一敷貼於冰塊上,便見魚片紋理勾出山石飛泉,斷壁飛崖,山勢或竦峙或平緩或巍峨,起伏有致,倒似特地雕成的一尊大型擺件,頗有江山如畫之感,煌煌然耀人眼目,絕對會是能鎮得住場子的一道看菜。

雖說是看盤,阿榆也留心著官家或哪位親王大臣一時興起,要了這看盤去吃,又取了些醬汁,以銀器裝了,放於鱠山下方,擺作農田的形狀,並讓書吏帶了試菜的小內侍過來嘗下。

書吏笑道:“蘇小娘子,這一向的規矩,看菜不用試吃的。”

阿榆也笑道:“聽聞前兩次我做的看盤,後來都被官家和皇子們分吃了。這鱠又是生冷之食,還是試下更好。”

書吏聽著有理,也不敢大意,親在看盤上擇了兩片魚鱠,看小內侍醬料吃了,便在驗菜記錄上添了這道菜,打了勾。

阿榆才當他們的面取出方才切剩的鮮魚,剖出角度相似的魚片,將缺了的“山頂”和“斷崖”補齊全,交僕婦趕在開宴前先端了上去。

第二樣叫作春蘭秋菊,以現取的橙肉、梨肉切成豆大的小塊,加入現剝的石榴籽,加入糖霜,再澆上用紫蘇籽漬過的梅滷汁,拌勻即可。

——很像後世的水果沙拉,酸鹹甘香。

只因石榴籽、梨肉有蘭花之玉白,橙肉如菊花之金黃,便取了這麼個優雅的名色,令這等隨手可為的菜式立時高大上起來,即便上國宴亦帶了幾分飄然之氣。

第三樣則是茭白鮓,乃是以鮮茭白切片焯水,控幹後加入細蔥絲、蒔蘿籽及花椒茴香等拌勻即可。

此道菜除了取茭白之鮮嫩口感,便全仗著調料的配比適口度了。而阿榆研習了這幾個月的提鮮之術,於此自是強項。

旁人不說,試菜的小內侍之前嘗多了鮮膩重口的魚羊肉,再來一口這茭白鮓,眼睛都直了,恨不得再上前夾上兩塊。

三道菜交畢,阿榆便無事一身輕,只需看著他人來回忙碌了。

說來葛娘子給她提議的三道菜,都是極方便討巧的菜式。

不必去挑合手的爐灶,不必大熱天的蹲在熱鍋前,且皇帝近來腿疾頻發,不宜吃油膩之物,阿榆所做之菜清爽怡人,且配料又是精心調製過的,指不定會是此次大宴最得官家歡心的菜了。

唯一麻煩些的,就是看盤“鱠山”。為了得到那合適大小的冰塊,她不得不親自跑了一次冰室。

葛娘子年歲大了,只為眾御廚提供些配料,順便指點下那些臨時拉上來當大廚的副手們。

見阿榆解了襻膊,搭了披帛,甚是悠閒地坐在了出入口一張馬紮上,她甚是納罕。

“小娘子,你既忙完了,怎不回去休息?”

阿榆望著集英殿外那高聳入雲的華麗山樓,悠悠道:“我在想著,我可能得去一次那裡了!”

葛娘子不解,卻真心實意道:“小娘子,你若是男兒身,必定能去那裡。”

阿榆笑了笑,“去那裡很稀罕麼?我去過許多次呢!”

葛娘子料得這小娘子生了勝負欲,嘿嘿笑道:“嗯,我也去過,夢裡。”

阿榆失笑。

她終歸不好告訴葛娘子,她真的去過那裡。

但凡這等大型國宴,阿爹阿孃必會參與的。

阿孃帶著她在後殿與皇后、德妃等飲宴說笑之際,前面酒興正酣,官家便想起他們家如瑾如瑜的小糰子也來了,會叫人將她領來,親自抱在懷中,問她愛吃什麼?愛玩什麼?別聽阿爹的,天天讀書習字累壞了身子,咱家人見人愛的小娘子,自會有人疼著寵著一輩子……

或許便是因為這個,她雖知官家喜愛自己做的餚饌,偶爾也有過尋機害他一回的念頭,但始終不曾付諸行動。

她這般想著時,忽然心頭一悸,一道冷意自脊背直衝而出。

她不曾付諸行動,會不會有人替她付諸行動?

而前方,集英殿的方向,忽然有鼓譟之聲,有兩名醫官拎著藥箱向殿內疾奔,又有一名禁衛軍都知,領著一隊禁軍往這邊撲來。

果然,那些人針對的人,是她。

是她,趙瑜,魏王之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