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雄十六國

第532章 功臣在我王國寶

梁廣站在襄陽城西北角,俯瞰內城一段稍矮些、牆磚明顯簇新的城牆。

這是一座單獨圍建的子城,當地士民也稱其為“夫人城”。

那年隨苻皇南征之前,這裡曾經爆發過一場規模近二十萬人的大戰。

廣平公苻睿領兵圍攻襄陽,當時的襄陽太守朱序奮力抵抗,卻因形勢判斷失誤,以至於襄陽外城失守,朱序被擒。

朱序之母韓氏頗通兵略,經常率領侍女僕從登城察看戰場形勢。

韓氏認為這一段城牆不夠堅固,秦軍破城以後容易從此攻入內城,於是便號召城內女丁日夜搶工加固城防,在秦軍圍城期間,建起一座子城。

後來的戰事發展果如韓氏所料,襄陽外城告破,朱序被擒,內城多處遭遇秦軍猛攻。

惟獨這一座夫人城巋然不動,秦軍難以撼動其分毫。

梁廣望著青苔、藤蔓滿布的城牆,眼前飛速閃過當年南征襲殺朱序的一幕幕景象。

朱序在晉人心目中是“身在秦營心在晉室”的大忠臣,可在北方士民看來,朱序兵敗被擒受到苻堅恩待禮遇,一家老小得以保全,卻不思回報反而陰結張天錫和建康朝廷,意圖在淮南戰場上作為內應掀起秦軍內亂,不過是個忘恩負義之徒罷了。

朱序的忠只針對晉室而言,將其上升到民族大義卻是大可不必,抱有如此想法之人,在梁廣看來都是狹隘偏激之蠢物而已。

作為北朝統治者,他清晰地感受到如今的漢胡之別比之十餘年前有根本不同。

作為索虜主體的拓拔鮮卑,已被驅逐至陰山以北,近年來在單于大都督劉亢埿、左右都督賀蘭染干、劉勃勃的連續打擊下,聲勢越發不振。

年前甚至有訊息傳回,一直被拓拔鮮卑壓著打的東柔然可汗匹候跋,在遙遠的大漠以北穹窿庭大敗拓拔部,奪得馬匹牛羊數十萬,俘獲人口數萬。

拓拔部的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基本從大周朝廷的最高決策視野消失。

倒是鐵弗部劉勃勃勢力擴張極快,與賀蘭部的幾次衝突都取得勝利。

最後還是在劉亢埿和恆州都督慕輿盛的調停下,兩家才重歸於好。

劉勃勃一直對大周很是恭敬,每逢節日必定會遣人朝貢獻書問安。

朝廷和鐵弗部合作開辦的五原牧監也一直穩定運轉,每年能為長安輸送兩萬餘匹合格戰馬。

劉勃勃上書請求迎娶梁氏宗女,梁廣考慮後以宗室沒有適齡女子為由婉拒了,最後下詔促成劉勃勃和高平公沒奕於之女聯姻。

梁氏宗室成員不多,且對封爵一向謹慎,適合劉勃勃的女子當真沒有幾位,且大多是宗室疏屬,有的甚至連封號都沒有。

梁氏統治的北朝天下,基本盤也不靠宗室維繫,而是佔據中堅階層的漢胡府兵體系,也可以說是中小地主階級。

在此外,諸氐羌、鮮卑酋帥、士族豪強作為補充力量,共同構成了如今大周王朝的政治格局。

少數族酋帥權貴裡邊又有諸氐元勳、梁氏姻親和慕容氏及其舊燕王公貴族的區別。

士族豪強裡邊又有北方傳統高門和北返士族、寒素士人的區別。

這些勢力團體緊密地團結在以梁氏、府兵為核心的周圍,共同構成了今日的大周王朝格局。

梁廣憑藉無上威望,成為這一龐大政治聯合體的絕對核心。

不過這也為後繼之君埋下一定隱患,宗室力量薄弱,後繼之君在威望不足的情況下,恐怕難以掌握如此龐大的勢力集團。

梁廣也在著手解決這一問題,以宗室出任大都督鎮守一方,成為近年來的大周朝廷新趨勢。

不過樑廣也不會藉此恢復分封制,宗室出任大都督有遙領和實任的區別。

諸如河南大都督梁安、揚州大都督梁成就是實任,徐州大都督梁恪、荊州大都督梁衍、涼州大都督梁泰這些都是遙領。

大都督的任命無比慎重,而州郡又在不斷分割、轄地縮小,官僚階層迅速壯大,而取士考的施行,又把官僚委任大權牢牢掌握在中央層面。

總之,梁廣和政事堂六大宰臣還有中書門下的一眾臣僚智囊,為如今的大周格局設計了一套精密嚴格的運作規則。

至少在梁廣有生之年,以開國之君的崇高地位和威望,這套政權運作體系不會發生大的變動。

望著眼前這座襄陽夫人城,梁廣一時間思緒萬千。

“陛下~”隨侍左右的中書侍郎王國寶快步近前,低聲道:“派往江陵的使臣不幸為桓玄所害,水軍都督袁順已在夷陵與桓玄軍交戰.....”

梁廣回過神,轉頭看了眼王國寶,“你怎麼看?”

王國寶忙道:“桓敬道為人剛愎自用,且桓氏在荊襄大肆排斥異己,屠殺了不少不肯依附桓氏計程車人,惹得天怒人怨.....

我大周王師大兵壓境,荊襄之地已呈高壓之態,人心正是紛亂不安之際.....

臣以為,只需在戰場上挫敗桓氏偽軍鋒芒,其內部必定生亂!

到時候臣願入江陵,從中推動桓氏歸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