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武則天

第42章 末將不慎中伏

通頰騎兵馬上張弓,第一波十幾支羽箭組成的箭雨化成拋物線自半空襲來。

五十餘名雍王府帳內府侍衛騎兵一動也沒有動,甚至都沒有人浮現出驚慌的神色,眼睜睜看著那一波箭雨斜斜插在距他們還有幾十步的地面上他們們的作為雍王李賢的侍衛,裝備放眼大唐屬於一流的,除非遇到吐蕃人的重灌騎兵或者是桂東岱射手,否則可以無視他們的輕型箭矢。

郭懷亮自馬鞍子上緩緩抽出了一柄雪亮的橫刀,橫刀之上靠近刀柄的位置鐫刻著篆體的“帳內親軍”四字。

橫刀豎起,雍王府侍衛們紛紛動作,變戲法一般將一架架摺疊的弩機端在了手中,弩箭已經上弦,瞄準了遠遠襲來的吐蕃騎兵。

隨著郭懷亮手中的長刀向前揮出,數十支弩箭離弦而出,帶著破空的呼嘯之聲,朝著遠處的吐蕃通頰騎兵迎面撲去。

十數名吐蕃通頰胡騎兵中箭,墜落馬下。

臨陣三矢,說的是弓箭,射完手中的弩機,其他侍衛看也不看結果,馬上拿出弓箭,對著吐蕃騎兵就是一輪攢射。

唐軍的裝備好,弩機和弓箭,射程都比吐蕃遠,吐蕃人想要進入有效的五十米射程之內,至少要頂著唐軍兩至三輪的射擊。

這就是裝備上的差距。別看吐蕃一哨騎馬上百人,比雍王府侍衛馬隊五十人多出一倍多,可是他們卻吃了裝備上的大虧。

郭懷亮縱馬而出,手中的橫刀拖在了身後。

吐蕃的通頰騎兵也人人拔出了馬刀。

橫刀雖然非常鋒利,不過過剛易折,橫刀在戰場上也非常容易折斷,一場戰鬥打下來,三成的橫刀會折斷或出現豁口,不能直接使用。

雍王府的侍衛親軍不僅鎧甲精良,裝備的橫刀也非常鋒利,特別是他們每個人五把橫刀,郭懷亮身後,十餘名雍王府的侍衛親軍在韋高傑的率領下,縱馬馳向吐蕃通頰騎兵。

雙方戰馬嘶鳴,馬蹄聲如雷鳴般敲打著地面。

雙方接觸的一瞬間,郭懷亮的長刀揮起……

下一刻,二馬交錯而過,為首的吐蕃通頰騎兵小校的人頭摔落塵埃。

人喊馬嘶聲,金鐵交鳴聲,眨眨眼工夫,兩支隊伍已經錯身而過。

吐蕃通頰騎兵只有三人還在馬上,剩餘的馬匹四散逃開。

郭懷亮勒住了馬的韁繩,將馬圈回,長刀刀尖指著地,血漿順著刀刃上的血槽流下來,滴向地面。

五十名雍王府的侍衛親軍,無一人死傷。

看著遠遠馳去的三名倖存吐蕃騎兵,郭懷亮默然不語。

“還追嗎?”

韋高傑此時非常興奮,他以為成為雍王府侍衛以後,從此與軍功無緣了,沒有想到,出一趟差,居然撈到了軍功,他射殺兩人,斬首一人,三個首級戰功到手。

唐軍戰功有個人戰功和集體戰功兩種計算方式,這場小規模遭遇戰,以少勝多,全殲敵軍,屬於上獲,計三轉軍功。

也就意味著,他們這個隊,人人都可以獲得飛騎尉,從六品勳官,雖然勳官沒有職務,不管事,僅僅是加官,多領一份俸祿,也是升官的首要參考條件之一。

“不用追了!”

郭懷亮道:“高傑,你帶著一夥人馬,迅速返回蘭州,我們還有任務,走!”

……

一陣強勁的風從草原深處吹來,已經發黃了的牧草一層層地伏倒,平地彷彿掀起了一層層草浪,一圈圈地擴散,一直漾到天邊。

數十上百個引火點,同時起火,風借火勢,火借風威,一發不可收拾。

好不容易重整旗鼓的吐蕃軍隊,還沒有來得及進攻,就被這一陣大火,燒得狼狽而逃。

烏海城內,唐軍中軍大營,薛仁貴的心情非常不錯,可是看著一身狼狽的郭待封,他心中隱隱約約升起一股不安?

“郭副將,你因何至此?不是讓你嚴守大非嶺大營嗎?”

郭待封此時恨不得把頭塞進褲襠裡:“末將不慎中伏……”

薛仁貴一臉猙獰:“你說什麼?”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