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武則天

第59章 君選臣臣擇君

大非嶺,唐營大營陣前,此時的唐軍將士正興奮地打掃著戰場。

戰場上,吐蕃人的屍體,遺留的戰馬、死馬、無主的戰馬,殘破的甲冑和殘破的旗幟,比比皆是。

剛剛開始,論欽陵下令全軍撤退,他們還能維持著基礎隊形,他們本想著反正大營就在五六里之外,步兵跑不掉就跑不掉吧,反正步兵傷亡慘重,沒剩幾個活人了。

可問題是,吐蕃軍隊剛剛前腳撤進大營,後腳薛仁貴就率領唐軍騎兵衝進吐蕃大營,這時,唐軍騎兵紛紛驅趕著吐蕃潰兵,衝擊吐蕃正在集結的軍隊。

在銜尾追擊之下,論欽陵也無法有效地控制軍隊,慢慢地從撤退,演變成了潰退,這一潰退,一發不可收拾。

唐軍和其他朝代的軍隊不太一樣,哪怕是步兵,只要有馬,他們隨時可以轉變為騎兵,唐朝的府兵,其實走的是半職業化多面手的路子。

每一個府兵是步兵,還是騎兵,或者是弓弩手,不是取決於他們有什麼樣的裝備,而不是他們只是什麼兵種。以一個折衝府一千人為例,他們其中有至少70%計程車兵,都是合格的弓弩手,超過八成計程車兵,都會騎馬。

哪怕是步兵,現在也想拉到戰場上遺棄的戰馬,翻身上馬,舉著長矛,就變成了長矛騎兵,朝著吐蕃潰兵追擊而去。

就算沒有戰馬的步兵,也朝著吐蕃人衝鋒,他們準備撿漏,如果前面的騎兵砍殺了吐蕃士兵,他們就可以獲得戰馬,轉而成為騎兵。

大營前只剩下疲憊不堪的步兵,或者是輕傷兵,正在打掃著戰場。

李賢來到阿史那道真身邊,望著阿史那道真道:“薛大將軍呢?”

阿史那道真非常會做人,他祖上是突厥人,官職做到正三品已經是天花板了,不可能再升,功勞對於他而言,並不重要。

阿史那道真自覺留守大營,並沒有參與追擊,他笑道:“勸不住……追下去了!”

李賢的臉色鐵青道:“他帶了多少人馬?”

李賢其實看出來了,薛仁貴率領的騎兵不足三千,哪怕劉松率領涼州三百餘騎兵,加上郭懷亮以及韋高傑的帳內府親軍,也不會超過三千五百騎。

阿史那道真道:“薛大郎和郭二郎(郭待封)跟著,還有至少有三千騎!”

李賢聲色俱厲道:“三千五百騎軍?吐蕃最少還有二三十萬殘兵!”

阿史那道真笑道:“敗軍之將,何足言勇?”

李賢望著阿史那道真道:“阿史那將軍,從秦州運過來的甲械和糧草,現如今抵達鄯州境內,趁著吐蕃人大敗,必須儘快派兵前去接應!”

阿史那道真苦笑道:“除了步兵,現在大營中可以調動的兵馬,只剩我的五百親衛!”

“五百人馬也比沒有強!”

阿史那道真朝著遠處大喝道:“段儼何在!”

“末將在!”

段儼也是大有來頭的將領,他世襲紀國公,官居翊府中郎將,正四品,他的父親是紀國公段綸,母親是高密公主,是李淵的親外孫,也是李治表弟,他更是段部鮮卑首領段匹磾的十代孫,段儼的妻子還是李元吉的女兒。

不過段儼在阿史那道真面前可沒有脾氣,阿史那道真是左屯衛大將軍,正三品,他只是正四品下階的中郎將。

阿史那道真道:“你率領五百親衛騎兵,前往鄯州境內,接應輜重部隊!”

“末將領命!”

段儼很快率領阿史那道真的五百親衛騎兵出發,這五百親衛騎兵,都是突厥人,算是阿史那道真的私兵。

此時阿史那道真負責指揮將士們打掃戰場,大非嶺唐軍大營是真缺糧,戰馬的屍體,也沒有浪費,直接剝掉馬皮,然後用刀斧砍成肉塊,將馬肉丟到大鍋裡開始煮起馬肉。

不僅把馬肉開始放在鍋裡煮,就連馬腸、馬心、馬肺這些內臟也不捨得丟棄,最讓李賢感覺不可思議的是,唐軍將士在打掃戰場的時候,非常仔細,非常認真,別說吐蕃人的甲冑,連他們身上的破羊皮襖也剝下來。

李賢看著這些唐軍將士剝掉屍體上的衣服,歡天喜地地往身上穿,他馬上找到阿史那道真,透過阿史那道真下令,讓將士們不能直接穿吐蕃人的衣服御寒,而是需要用大鍋煮沸,經過高溫消毒後,才能穿這些衣服。

吐蕃大營中的吐蕃軍隊瞬間炸營了,好在吐蕃軍隊的大營,其實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大營,他們的大營,連最基本的壕溝和營壘都沒有,就像普通的遊牧民族部落一樣,東一片,西一片地扎著帳篷。

隨著吐蕃軍隊崩潰,這些吐蕃軍隊有的投降,有的則是到處亂跑,薛仁貴一邊騎著戰馬,一邊解下鎧甲,他的鎧甲扔給身邊的親兵。

這副鎧甲是御賜之物,薛仁貴不敢隨意丟棄,他望著周圍的騎兵道:“輕裝……卸甲……全都卸甲……輕裝……”

周圍的薛訥也不說話,跟著脫下甲冑,眾親軍紛紛脫下甲冑。一副又一副甲冑被甩落在地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