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武則天

第440章 武則天的糖衣炮彈

她太瞭解自己這個兒子了,聰慧、果敢,骨子裡有她年輕時的銳氣,在處置了丹鳳門之亂,清洗了世族工在朝堂的盤根錯節之後(犁庭已畢),按常理,正是挾雷霆之勢,一舉推行土地新政,將世家大族賴以生存的根基,也就是土地控制權收歸中樞的最佳時機。

她甚至已經預想過李賢會如何利用他在雍王府的屬官,如何聯絡狄仁傑、劉仁軌等可用之人,如何在朝堂上掀起一場風暴。

然而,長安卻如一池靜水,波瀾不驚。

李賢沒有動。

至少,在土地問題上,他沒有任何大動作的跡象,沒有召集重臣密議,沒有上呈關於田畝、賦稅的激進奏章,甚至連私下裡對世家田莊的議論都極少。

這反常的平靜,讓武則天心中升騰起濃重的疑慮。

“他當真忘了?還是故意為之?”

武則天心中自語,李賢的遺忘本身,就是一種值得玩味的反應。以他的才智,不可能看不出那份諫言的分量與其中蘊含的巨大機遇,或者說,陷阱。

他避而不談,必有深意。

“葉紅衣。”

侍立在一旁,宛如一道紅色剪影的葉紅衣立刻上前一步,躬身應道:“奴婢在。”

武則天沒有回頭:“當日,你將那二十字諫言呈於天子,他……是何反應?一字一句,細細說與本宮聽。”

葉紅衣她微微垂首,腦海中清晰浮現出當日的情景,每一個細節都纖毫畢現:

“回稟太后。那日,奴婢奉命……”

葉紅衣將李賢當時的神情,一言一行,甚至連最細微的表情,也描述給武則天聽。

“知道了?”

武則天眉梢微挑:“只是知道了?沒有追問?沒有激動?沒有表示要立即著手?”

“回太后,沒有。”

葉紅衣肯定道:“陛下只是說知道了,隨後便端起了茶盞。奴婢明白這是送客之意,便行禮告退。在臣退出殿門時,最後瞥見陛下正低頭看著那份錦帛,手指在‘土地’二字上……輕輕劃過,但並無停留,很快便將錦帛重新捲起,收入袖中。整個過程,陛下神情始終平靜,甚至……有些過於平靜了。”

“平靜……劃過……收入袖中!”

武則天低聲咀嚼著葉紅衣的描述,鳳目中精光流轉。這反應,與她預想的任何一種都不同!

李賢沒有如獲至寶的興奮,沒有熱血上湧的衝動,也沒有因感受到壓力而顯露的焦慮或抗拒。

他的反應,更像是一個經驗老到的棋手,看到對方落下了一記意料之中的險招,瞬間的警惕之後,是瞭然於胸的冷靜,以及一種將計就計的沉穩。

“他看穿了。”

武則天心中幾乎立刻下了這個判斷。李賢不僅沒有遺忘,反而將那二十個字背後的深意,看得比她想象的還要透徹!

李賢看穿了這既是獻策,更是試探和驅策,是要將他推到世家大族的對立面,成為她手中最鋒利也最易折斷的那把刀!

李賢手指在土地二字上劃過,那絕非無意識的動作。那是李賢在掂量這兩個字的分量,在權衡其中的兇險與機遇。

而他最終選擇了將錦帛收入袖中,而非立刻付諸行動或激烈討論,這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態度:他接收了資訊,但他不接招!

或者說,他不按武則天設定的招數出招!

“好一個知道了!”

武則天忽然輕笑出聲,笑聲中帶著幾分冷冽,幾分奇異的欣賞:“他是在告訴本宮,他收到了本宮的好意,但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路要走。他不想做朕手中那把指向世家的刀,至少,不是現在,不是以這種方式!”

不得不說,武則天太懂李賢了,事實上,武則天不僅僅是懂李賢,而是說,她實在是太懂人心了。

葉紅衣屏息垂首,不敢接話。她能感受到武則天身上散發出的那種混合著被忤逆的慍怒與發現獵物更有趣一面的興奮感。

“他不碰土地!”

武則天站起身,走到巨大的銅鏡前,鏡中的容顏依然威儀無雙,眼神卻銳利如鷹隼:“那他近來在做什麼?長安的眼線,可有新報?”

葉紅衣立刻回稟:“據報,陛下近日舉動確實頗為奇特。其一,他主動上奏,請求裁撤監門衛一千人,削減太極宮用度,所省錢糧充入國庫或補貼邊軍。此事朝野震動,清議多贊其節儉無私。”

武則天眉峰一挑,旋即瞭然:“示弱?以退為進?博取名聲?還是……在向本宮……”

武則天瞬間想到了多種可能。

“其二!”

葉紅衣繼續道:“陛下,頻繁召見太子詹事府屬官裴延,以及幾位身份特殊的江南商賈幕賓。密談內容不得而知,但似乎與戶部錢糧、鹽鐵轉運有關。還有傳聞,陛下對洛陽富商沈煥頗為留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