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龍床榻搖曳著,如歌如泣……
案頭上的《江淮鹽務特許專營試行條陳》在燭光下,彷彿一顆在冰雪覆蓋下頑強搏動的心臟,等待著破土而出的春天。
而遠處宮牆的陰影裡,一道幾乎與黑暗融為一體的身影(葉紅衣?)悄然退去,如同雪地上掠過的一縷微風,了無痕跡。
大明宮,此刻殿內卻門窗緊閉,厚重的簾幕隔絕了外界的光線與喧囂,只餘幾盞鑲嵌在鎏金仙鶴燈架上的牛角宮燈,散發著幽暗昏黃的光暈,將殿內映照得影影綽綽,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武則天斜倚在鋪著虎皮的紫檀木榻上,侍立在角落陰影裡的掖庭宮密探首領,一個面白無鬚,身形佝偂的老宦官向武則天稟告著太極宮殿前的情景。
李賢其實知道武則天還掌握著掖庭宮的密探,當然這些密探中,很多已經被黑冰臺滲透了。
任何問題,其實都是經濟問題,武則天在歷史上,掌握的錢比李治更多,所以,她有可有無數人供她驅使,然而,在這個時空,李賢可以掌握的錢,比武則天多數百倍,雙方不是一個量級。
所以,武則天能夠聽到的訊息,只是李賢讓她聽到的訊息,不少掖庭宮的密探,拿的都是雙分工資,一分是李賢的開的,一份是武則天開的。
“陛下與皇后於太極殿前雪中論道,所言……句句驚心。天子言道,安西墾荒之成,非因地利,實賴殿下彼時為雍王,乃隴西李氏之嫡脈,手握重兵,自身即為最大門閥,故能震懾宵小,護佑流民所得……然於中原,陛下雖為天子,然聖旨出宮門,效力幾何,端賴層層官吏、地方勢力。此輩多為門閥豪強之爪牙……”
老宦官的聲音頓了頓“天子謂皇后曰:中原流民墾荒,非活路,乃火坑!農夫血汗十年,荒地變熟田,正欲享其成,地方豪強、世家胥吏便紛至沓來,或以偽契,或以強權,或以構陷,奪其田土,使其為佃為奴,甚者家破人亡!農人之勤,終為他人作嫁衣裳!朝廷善政,反成豪強巧取豪奪之盛宴!故……天子斷言,中原土地,根基盤結,牽動全身,未備萬全之力而強動之,必遭反噬,禍亂更甚……”
武則天依舊閉著眼,但榻邊小几上那杯早已涼透的貢茶水面,卻因榻身微不可察的震動,漾開了一圈細微的漣漪。
老宦官的頭垂得更低,繼續道:“天子遂言其方略:避其根基(土地),通其血脈(錢糧鹽鐵)。欲以鹽務特許,奪豪強盤剝之利,充盈國庫;欲立‘飛錢’之制,活天下貨殖,降交易之費,促百業新榮,更欲藉此催生新富商賈之階層……天子謂皇后,此新興之賈,與土地關聯薄弱,其財富易為朝廷金融所控,乃舊局中之‘變數’!待國庫充盈,流通高效,新賈之力為我所用,朝廷握更強之經濟命脈,方有底氣與力量,去撼動那盤根錯節之千年積弊,為農人爭立錐之地……”
彙報聲終於停止。殿內陷入一片死寂,只有沉香燃燒時細微的噼啪聲,和武則天指腹緩緩摩挲佛珠的沙沙聲。
良久。
“好一個避其根基,通其血脈……”
武則天重複著李賢的用詞,嘴角甚至勾起一絲極淡弧度:“本宮的賢兒……原來早已跳出了本宮給他畫下的棋枰。他看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不是一時一地的權爭,他看的……是整個帝國的脈絡,是撬動千鈞的支點!”
武則天坐直了身體,目光如炬,直射向那老宦官:“本宮問你,六郎所言通其血脈’,除了鹽務、飛錢,近來可還有其他動作?那些他頻繁召見的商賈、幕賓,除了獻計獻策,可曾……實際做了些什麼?”
老宦官身體一顫,顯然早有準備,他從袖中取出一卷薄薄的、卻彷彿重逾千斤的密檔,雙手呈上:“回稟太后……掖庭宮亦有所察。只是……只是其規模之大,滲透之深,遠超我等先前預估!此乃……初步查證之密報,請太后御覽!”
武則天接過密檔展開,目光如電,飛速掃過上面密密麻麻、卻條理分明的蠅頭小楷,密檔的核心內容,只有幾行字,卻字字如驚雷:“據多方查證,近三年來,以集雲社為總號,其下關聯商號、工坊,借天子或明或暗之扶持,於京畿、河南、河北、河東、淮南、江南東西兩道……廣設工坊,種類繁多,遍佈衣食住行百工之業!”
“初步統計,已查實並記錄在冊者:三千一百二十七家!其中:織染工坊八百餘(絲、麻、棉皆有);冶鐵鍛造(農具、鐵鍋、精鐵件)一千三百餘;陶瓷窯場一百五十餘;造紙工坊八十餘;藥材加工、製茶、榨油、釀酒、製糖等各數十至百餘不等……”
“此等工坊,規模不等,小者僱工數十,大者如洛陽近郊集雲織造、汴州集雲鐵冶’,僱工數千!所用工匠,多募流民、貧戶,亦或收容官營匠作之賤籍子弟,許以錢糧,授以技藝……其產出之布匹、鐵器、陶瓷、紙張等物,除部分供太子府及關聯商號自用外,大量經由‘集雲社’龐大商路網路,銷往各地,價格往往低於市價一成至兩成,且質優,已對地方同類工坊及傳統行會造成巨大沖擊……”
“更關鍵者,其工坊所用之水力紡機、改良織機、鼓風高爐等,皆非尋常之物,效率遠超官營及私坊!此等技術來源,疑與天子所召之‘格物’幕賓有關……”
“三千一百二十七家……”
三千多家工坊!
這是一個何等恐怖的數字!這絕不僅僅是幾個商賈小打小鬧!這分明是一張以集雲社為樞紐,覆蓋帝國核心經濟區域、滲透到民生最基礎層面的龐然巨網!
其規模,其組織性,其技術優勢,其吸納流民、衝擊舊有產業格局的能力……遠超她的想象!
她終於明白李賢那句通其血脈的真正分量了!
這哪裡是簡單的“通血脈”?這是在用無數工坊作為“造血幹細胞”,源源不斷地製造著新的財富和力量!他避開土地,卻在更廣闊的領域,以更迅猛、更難以阻擋的方式,重塑著帝國的經濟基礎!
鹽務、飛錢,是疏通渠道,掌控金融命脈。
而這遍佈天下的三千工坊,才是真正的“造血機器”!是李賢“積蓄力量”最核心、最龐大的物質基礎!
“他……他竟不聲不響,做到了如此地步?”
武則天猛地抬頭,目光銳利如刀,射向老宦官:“為何掖庭宮此前竟無詳報?只當是尋常商賈所為?”
老宦官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觸地:“太后息怒!天子行事……極為隱秘!‘集雲社’股權結構複雜,層層巢狀,明面上與集雲社關聯甚少。其工坊設立,多假手於不同商號,選址分散,且多位於偏僻之地或新興市鎮。所用工匠,多為流民貧戶,口風甚嚴。其產出銷售,依託商路網路,亦難追蹤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