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崇禎太不穩健了

第36章 再次出擊

“臣隔開各俘虜單獨審訊,又交叉對比,此次入關的建虜有三萬五千……”

“如今只剩三萬了。”吳孟明補充道。

“是。”駱養性接道:“陛下殿下大發神威,只剩下三萬建虜,依舊由界嶺口出關。”

張煌言說道:“殿下,出界嶺口必經密雲,建虜慘敗,未必敢與密雲鎮兵大戰,或會改道。”

“無法改道。”陳坦公說道:“其擄掠無數,皆從天津北上,不論從哪裡出關,只要他們不想從山海關出關,京師都是繞不過去的。”

“諸卿回營休整。”朱慈烺安排了軍兵,召陳坦公與張煌言前往京營。

一人智短,多人計長,聚集諸將商量一下後續戰鬥。

不一刻,到了京營。

皇帝正在焚燒屍體。

父子倆不約而同地採取了相同的措施來收攏人心,而朱由檢還提前撫慰了傷兵。

已有名將之姿。

“父皇,諸卿。”朱慈烺說道:“建虜擄掠無數,必須出兵擊之,一是為了解救百姓,二是為了奪回財物以濟軍用。”

“但憑殿下安排。”楊御蕃等諸將拜下。

解民倒懸本就是大義所在,朝廷必須做的,奪回財物對在場的諸將都有好處,加上白天大勝積攢計程車氣,諸將都是求戰心切。

“諸卿可有良策?”朱慈烺問道。

拼命而已。

朱慈烺看到諸將表態,很是失望。

時至今日,偌大帝國居然沒有一個能籌謀全域性的帥才,或許孫傳庭算一個,奈何孫傳庭駐紮潼關防禦秦晉,顧不了京師這邊,況且就算孫傳庭來了也不一定玩得轉。

自從他誘殺賀人龍後,各鎮總兵已經不跟他玩了,就算表面聽話,背過身也不會死心塌地地執行軍令。

其實朝廷也一樣,大多是陽奉陰違的。

“父皇,合東宮衛與京營為一軍,急襲天津衛,先斷其歸路。

若其拋棄輜重極速北返,禮送而已……”

禮送?

諸將愕然。

然而仔細一想,韃子來時目迎,走時禮送,若阿巴泰集結全軍而來,憑京兵還真打不過。

白天的戰鬥已經證明了,或許阿巴泰所帶來的皆為精銳,其戰鬥力是強於京營的,剩下的就算一樣能打,其三萬打一萬,優勢巨大。

可不能指望東宮騎兵再來一次洗地。

牆式騎兵正面無敵,但是側翼是絕對的軟肋,不足四百騎被韃子放風箏,必敗無疑。

“現在突襲有三個好處。”朱慈烺解釋道:“士氣可用,天津有鄭芝龍與張名振部,韃子防備不足。

阿巴泰吃了大虧,或許會想著報復,但是絕對不會想到我軍會出擊。

建虜正在運輸輜重過河,行動緩慢,只要我軍速度夠快,一鼓作氣破之。

阿巴泰拋棄輜重,什麼都不用說,快速回援京師,說不定還能在其攻城是再殺一波,若其攥著輜重丁口不放,尋機再打。”

“臣請為前鋒。”周遇吉搶先拜下。

“統帥馬軍為前鋒。”朱慈烺看向了皇帝老爹。

朱由檢說道:“朕親領大軍出擊,你留守京師,防備建虜突襲。”

朱慈烺說道:“名不正言不順,請父皇授兒臣天下兵馬大元帥職,並開府建衙,總攬天下軍政。”

諸將側目。

天下兵馬大元帥是最高軍職,總領軍政,掌征伐,從理論上講,如果太子指揮諸軍殺進皇宮去,周遇吉楊御蕃都必須聽令的。

朱由檢卻面露喜色,道:“太子此言甚好,明早朝會,朕便宣佈任命,隨即領兵出征。”

“好。”朱慈烺不客氣地說道:“父皇使用東宮衛步兵時,多聽張煌言諫言,免得錯估其戰力而影響全域性。”

“放心吧,朕看的清楚,火銃威力不足以對付重甲兵嘛。”朱由檢毫不在意地說道:“朕已經有了安排,必能充分發揮其戰力。”

看他信心十足,朱慈烺沒有追問怎麼用。

百練不如一戰,如今東宮衛已經是一支成熟的軍隊,技戰術可能差一點,心氣與士氣絕對沒問題。

“對了。”朱由檢問道:“若是朕領兵突襲天津建虜時,虜將集結大軍突襲京師又當如何?”

“四萬守軍,輔以火炮,足夠據守。”朱慈烺沉默片刻,又道:“若事不可為,兒臣捨棄外城,據守內城,三天時間足夠父皇回援。”

“好,京師交給你了。”朱由檢說道。

就這樣定了,父主外,兒主內,父子同心,天下無敵。

…………

沒續上第二輪推薦,心情很不好,奈何手賤,還是碼了一章。

不保證什麼時候切,順其自然吧,追讀收藏推薦票月票隨意,打賞就不要了,免得想切的時候下不了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