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崇禎太不穩健了

第38章 給老爹準備盤纏

皇帝父子並不在意朝臣暗戳戳的小心思,先把天下兵馬大元帥職位確定了,後續慢慢炮製。

“內閣,立刻制詔並明發天下,印信本日備齊,衣冠三日內備齊。”朱由檢說道。

“臣遵旨。”吳甡等人匆忙離開。

“太子,主持朝會,待內閣攜詔書回,朕要督促軍務。”說完,朱由檢癱在龍椅上,閉目假寐。

果然,任何公司,老闆都是最可有可無的那個!

朱慈烺吐槽一句,看向朝臣。

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好吧,皇帝如此操作,雖然有倒轉天罡的嫌疑,但是保證了令出一家。

要好好想一想,怎麼跟太子一起走過這日子。

“有事啟奏,無事等候詔書來。”朱慈烺說道。

蔣拱宸出列,道:“啟奏殿下……”

“叫大元帥,大帥亦可。”朱由檢忽然開口糾正。

“臣遵旨。”蔣拱宸應下,改口道:“啟奏大帥殿下。”

偷偷瞄一下皇帝,見其嘴角上揚,顯然“大帥殿下”更合皇帝心意。

沒等蔣拱宸開始沾沾自喜,朱慈烺開口道:“大帥殿下太過煩瑣,依舊尊稱殿下。”

這麼快就父子衝突了?

不,以太子智謀,不會這麼幼稚,必然是試探皇帝心意。

果然,朱由檢坐不住了,道:“朕覺得大帥殿下更尊貴,更能體現身份。”

朱慈烺說道:“父皇,四個字不如兩個字精簡,不論朝堂議事還是書寫奏摺,兩個字都更有效率,當今之世,效率第一啊。

至於大帥,並非常職,臣民亦不習慣,還是用殿下為好。”

“吾兒果然以國事為重,甚好,便如皇太子天下兵馬大元帥所言。”

說完,又癱了回去。

嚴重懷疑你們父子在演我們,好證明大元帥令大於聖旨!

諸臣暗暗腹誹,卻不敢插話。

其實想多了。

時間多金貴啊,怎麼可能浪費在如此無聊的小把戲上?若要立威,免官甚至殺官才是最好的手段。

“繼續奏事。”朱慈烺下令。

蔣拱宸不敢怠慢,道:“殿下,臣彈劾首輔周延儒……”

偷看一眼皇帝,只見皇帝在偷瞄太子,而太子面無表情。

實錘了,周匹夫聖眷已失,行將就木!

蔣拱宸壓下要上揚的嘴角,繼續道:“年前,周延儒出京督查諸軍抵禦建虜,然其停駐通州,整日飲酒作樂,所獻捷報皆為偽作。

周延儒身負聖恩卻欺君罔上,罪在不赦,請殿下明察!”

“殿下。”周仲前出列,道:“前閣臣王應熊賦閒已久,近日奉詔回朝,其與中樞朝臣關係不近,可主持此案。”

吳昌時出列,道:“殿下,所謂名不正言不順,若以王應熊調查周延儒,當官復原職,如此方能服眾。”

這麼大義滅親的嗎?憑什麼認為自己不會被牽累?

看來王應熊也不是個好人。

嗯,好人都團結在太子周圍,餘者皆為壞人!

朱慈烺順勢推舟地說道:“召周延儒回京,廷辯。”

韃子被幹了一頓慘的,不管其後續怎麼做,一兩個月內都會出關,到時候皇帝老爹要南下,作為好兒子,肯定要準備一筆豐厚的盤纏。

窮家富路嘛。

在京城過了這麼久窮日子,去南京總要闊綽起來。

闊綽的日子從何而來?

已經眾叛親離的周延儒是第一位贊助商,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贊助商,保證讓皇帝老爹風風光光地南下。

吳昌時等人不知道太子哥的想法,同樣對太子哥不用王應熊感覺很失望,但是不敢再囉嗦,各自高呼殿下聖明。

王應熊不能用嘛?

可以用。

崇禎七年擢文淵閣大學士,次年張獻忠破鳳陽毀皇陵,王應熊包庇鳳陽巡撫楊一鵬和巡按吳振纓,被劾罷官,居鄉期間,其弟王應熙與同鄉、南京吏部侍郎倪斯蕙之子倪天和爭執,破其家。

正是因為這種強勢與狠厲,周延儒才推薦他回朝,但歷史上直到周延儒死了他才進京,推薦人涼涼,他只能回家

弘光元年,啟為兵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總督川、湖、雲、貴軍務,名為督師而無師可督,後自掏腰包招兵數千。

不管是掏的自家還是別家的,能搞到錢就是好的。

隆武元年,組織川東平賊,頗有功績,清軍入川派人招降,王應熊斬殺來使,堅持抵抗,病逝于軍中。

能搞錢,能協調諸將關係,能堅守忠義,哪怕存在著貪財弄權等缺點,也是能用的,畢竟這年頭,不弄權不貪財又能做事的,真沒幾個,忠心就更難得了。

“派人催促王應熊進京。”朱慈烺丟出一句,又道:“退朝。”

“殿下,詔書尚未送來。”餘應桂提醒道。

“效率太低,送東宮大元帥府來。”朱慈烺起身離開。

“等下。”朱由檢叫道:“明日朕領兵支援天津,太子主持朝會。”

“兒臣記得了。”朱慈烺頭也不回地揮揮手,揚長而去。

太囂張了!

如此恃寵而驕,只能中午上朝,早晚必有禍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