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趙永平伸手摸了摸兜又放了回去,張雲樺知道,他這是煙癮又犯了。
起身帶著二人進了書房。
“老趙天天上班就罷了,你一個廠長天天忙什麼呢?想找你喝酒,都找不到你人。”
接過張雲樺遞來的香菸,時俊奎笑罵道:“你這傢伙,說的好像我這個廠長就不用上班一樣,我不也要工作嘛!”
時俊奎最近忙得連軸轉,連喝口水的功夫都快擠不出來了。
自從上個月收到陳小旭提交的最終方案,整個勤奮廠就像上了發條似的全速運轉起來。
其他環節倒還好說,按部就班推進就是。
唯獨要把‘勤奮運動’從現有門店獨立出來的計劃,遇到了加盟商的強烈抵制。
這些平日裡笑臉相迎的生意人,這次一個個都紅了眼。
別看勤奮廠放出來的運動款式不多,而且只在門店一角嘗試銷售,但是‘亞運會服飾唯一讚助’的影響力可是槓槓的。
運動產品的銷售額一天比一天高。
雖說現在天冷,運動服賣的慢了許多,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到了明年春天,肯定會翻番。
更別說,現在還有運動鞋支撐著。
最要命的是亞運會近在眼前,到時候藉著這股東風,運動品類的銷量絕對會呈幾何級增長。
俗話說得好,善財難捨。
要讓這些加盟商從口袋裡往外掏錢,簡直比割他們的肉還疼。
時俊奎自然明白這些人的想法,經過管理層會議後決定,現有的‘勤奮’品牌加盟商,加盟獨立出來的‘勤奮運動’,加盟費減半。
訊息一出,一部分加盟商選擇觀望,但大多數依然不買賬。
原因很簡單:獨立運營意味著要另起爐灶。
按照勤奮廠給出的要求,省級總代得開300平以上的旗艦店,市級要100平示範店,縣級最少也得50平。再加上裝置道具和首批貨款,就算是最低階別的縣級加盟商,沒個十萬塊根本下不來。
本來在現有門店賣得好好的,現在突然要掏這麼一大筆錢,換誰心裡能痛快?
但是,勤奮廠為了‘勤奮運動’那是下了血本的,自然不可能一味退讓。
更何況,當初試銷時白紙黑字籤的合同寫得明明白白:試銷期間不收取任何費用,但勤奮廠有權隨時調整銷售政策。
苦口婆心勸說無效後,勤奮廠直接發了最後通牒。
凡是十一月底前不籤新協議的,視為自動放棄優先權,屆時將停止供應運動類產品,另尋合作伙伴。
儘管加盟商一百萬個不願意,可他們都明白‘勤奮運動’將是勤奮品牌的下一個風口,誰捨得將這座金礦拱手讓人。
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最終一個個捏著鼻子簽了字。
當然,時俊奎這幫領導也懂‘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的道理。
廠裡隨即宣佈了扶持政策:春節後將在各地電視臺和報紙投放廣告;還會派專業講師赴各市開展免費培訓。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總算讓加盟商們心裡舒坦了些。
當然,這些加盟商中不包括王老師和劉錦蘭,以及她們曾經的同事現在的二級加盟商們。
早在勤奮廠放出‘勤奮運動’將獨立運營的訊息,王老師和劉錦蘭便第一時間聯絡了廠裡,表示她們願意跟著廠裡的政策走。
至於劉嬸兒這幫老姐妹更不用說,公事上向來是她倆指哪兒打哪兒。
當初加盟‘勤奮’時,她們是砸鍋賣鐵還背了一身債。
誰能想到短短一年光景,不僅還清了貸款,腰包裡還攢下了不少閒錢。
對她們來說,‘勤奮’不單是個賺錢的買賣,更承載著她們創業的酸甜苦辣。
所以,當其他加盟商還在跟勤奮廠來回拉扯的時候,王老師她們早就選好了新店的地址,並進行裝修工作。
眼瞅著店鋪的裝修進入了尾聲,人員的培訓也進行的七七八八,這幫老姊妹們便聚到一起,七嘴八舌地商量著開業順序。
劉嬸兒突然說道:“要我說啊,咱們也別分什麼先後了!”
“嗯?”
眾人齊刷刷地看向她。
“咱們幾家進度都差不多,前後也不過差了三五天。與其一家家開,不如湊個整,同一天開業!”
屋裡頓時安靜下來,王老師最先反應過來,激動地直拍手:“哎呦!劉姐這個主意妙啊!要是咱們幾家同時開業,那陣仗、那氣勢,絕對能一炮打響!到時候報紙電視一報道,‘勤奮運動’在咱們這塊兒的名氣可就立起來了!”
“就是就是!”
“這主意太絕了!”
“到時候咱們把開業活動搞大點,準能把整條街的客人都吸引過來!”
其他幾個姐妹也紛紛附和。
說著說著,幾個老姐妹越聊越興奮,除此之外還要聯合搞個促銷活動。
聊完正事,幾個老姐妹嗑著瓜子嘮起了家常。
“聽說劉娟的閨女也嫁人了?”
劉嬸兒‘噗’地吐出瓜子皮::“可不,半個月前的事兒,鬧了好大個笑話呢!”
“呦,你快說說。”
劉娟跟她們一樣都是曲藝團的,可這人最愛攀比,心眼又小,在團里人緣一直不咋地。
聽聞有笑話,幾位從小旭結完婚就沒回去的大姨頓時來了興趣,催促劉嬸兒快說。
劉嬸兒眯著眼睛笑道:“劉娟之前不是拍著胸脯說,王老師給小旭多少壓箱禮,她就給多少嘛!”
“怎麼,真給了?”眾人齊聲追問。
“呸!”
劉嬸兒啐了一口:“她家這兩年開飯店是賺了點錢,可哪捨得啊?就給了666塊錢!”
“我就說嘛,就算她捨得給,她就不怕被她兒媳婦撓花她那張老臉!~”
屋裡頓時鬨堂大笑。
“那天晚上她還起鬨讓小旭曬壓箱禮,我當她真要跟王老師看齊呢!合著就給這麼點兒?”
那天王老師本不想張揚,可架不住劉娟一個勁兒攛掇。
陳小旭只好把壓箱禮亮了出來——存摺上明晃晃的66666元,箱子四角各壓著十枚紅紙包的袁大頭,中間還躺著兩根黃澄澄的小金魚。
劉娟當場就蔫了。
她這輩子最愛跟人比:比工作、比物件、比孩子、比收入。
可眾目睽睽之下,她只得硬著頭皮放話:‘等我閨女出嫁,也按這個標準來!’
這話傳著傳著就進了她女婿耳朵。
真到放壓箱禮時,劉娟遮遮掩掩不讓外人看,算是糊弄過去了。
但是她女婿卻不好糊弄!
本以為從此可以躺平了,可臨了只有薄薄的666塊錢,當場就炸了。
三天兩頭往丈母孃家鬧,氣得老太太好幾回被送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