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他罪惡滔天,朕殺不得?

第91章 慘

雖然大漢嚴格執行削藩政策,但是作為漢朝繼承者的西晉顯然沒有吸取七國之亂的教訓。

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懿的親孫子,晉武帝司馬炎,一口氣封了自己二十七個親戚為王。。

並且根據血緣的遠近,劃分了地盤的大小和軍隊的多少,並且授予了他們在自己藩國裡任命官員和收取賦稅的權力。

所以這些藩王不論同皇帝關係如何,在自己地盤都是說一不二,隻手遮天的存在!

皇帝的厚待宗室的政策沒有換來藩王們的效忠,反而激發了他們的野心和慾望,最後爆發了八王之亂!

交戰的幾方都是司馬炎的兒子、孫子、侄子和侄孫。

叔侄兄弟之間打成了一鍋粥,要多亂有多亂!

和七國之亂不同的是,八王之亂足足持續了十六年!

建立不久的西晉還沒有來得及發展壯大,就國力大損,民不聊生。

適合從軍的青壯年幾乎都打沒了!

這讓一直窺伺中原江山的異族逮住機會,趁勢南下,建立了五胡十六國。

漢人被當成「兩腳羊」的悲慘命運就此開始!

玄武門之變就更不用提了!

殺兄弒弟辱嫂屠侄,囚禁自己親生父親!

縱然李世民在史書上被譽為「天可汗」,開創了盛唐的輝煌。

但是玄武門之變也是他一生都抹不掉的汙點!

況且李世民的兒子也有樣學樣,數次起兵造反作亂。

李平安懶得和老朱頭解釋,直接拿朱元璋開掛一般的逆襲舉例。

大明是一個十分神奇的王朝。

開國頭兩位皇帝,分別開創了平民逆襲天子和藩王逆襲皇帝這兩個空前絕後的奇蹟。

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例子一出,朱元璋頓時啞口無言。

畢竟自己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擺在眼前。

無從辯駁啊!

“這簡直就是不給我們活路啊!”

朱棣悲憤地說道。

他雖然有些傻,但是並不傻,反而相當聰明。

透過李平安剛才的描述,他已經預判他們這些藩王前途渺茫。

最多等到朱允炆那小子登基,自己這些人就要倒黴。

“所以說老四啊,你以後就別想著什麼跟隨燕王建功立業了。聽你爹的話,老老實實把種莊稼的手藝學好了。

“有一計傍身,走到哪裡也餓不死。”

李平安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安慰道。

“明白了!”

“反正就是讓我們混吃等死就行了!”

朱棣賭氣地說道。

反正給大明立再大的功,最後也逃不了一個削藩的下場。

自己還那麼卷幹嗎?

既然如此,自己還不如就地躺平。

至少舒服啊!

“呵呵!”

“簡單了不是?”

“到了那時候連天家後代以後都不一定能吃飽。”

“你個四品官的小兒子還想混吃等死?”

“做夢去吧!”

李平安對朱棣幼稚的想法簡直就是嗤之以鼻。

“李小子,你今天必須給咱老漢見識清楚,為啥咱老漢的子孫連混吃等死的份兒都沒有。”

朱元璋徹底怒了!

你說削藩就削藩吧,咱老漢捏著鼻子也就認了。

畢竟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這麼做的,咱以後的皇帝如果不能免俗的話,也就隨大流了。

可是你居然說咱老朱的後人連飯都吃不上?

你小子是不是成心和我老朱家過不去?

朱棣則一臉震驚。

這小子一向這麼狂嗎?

囂張到這個程度,父皇都還沒把他全家給咔嚓了?

留著他繼續給父皇添堵嗎?

自己老爹什麼時候脾氣變得這麼好了?

我咋不知道?

對於朱棣的震驚,藍玉用眼神朝他暗示:四王爺稍安勿躁!這只是些小場面。

你要是知道前段時間這小子當著陛下的面說太子和娘娘要死,你還不瘋?

總之——

基操,勿六!

“看看,老朱頭你還不服氣。”

“那我就不拿你做例子了。我拿天家宗室舉例,今天一定要說得你心服口服。”

李平安清了清嗓子,準備用例項來打消老朱頭的幻想。

要不然他老是想著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吃大明的鐵飯碗,不利於貫徹跑路南洋的決心。

“你是知道的,咱們天家宗室,只要一落地就有個爵位。”

“每個爵位都有對應的俸祿,這個俸祿全部是由朝廷供應的對不對?”

李平安向朱元璋問道。

“沒錯啊!”

“這有什麼問題?”

朱元璋用一副關愛智障的眼神看著李平安。

這套制度就是咱老漢定的,咱能不知道?

“既然你知道就好辦了!”

李平安猛拍了一巴掌:“口有點渴,老四你去給我倒點水去。”

朱棣見李平安居然指揮自己這個大明親王端茶倒水,做些下人的事情,頓時準備發怒。

可是被自己老爹眼睛一瞪,只好乖乖地倒了一杯茶放到李平安面前。

“嗯……”

“老朱頭,你家老四比起你們老大可是差遠了。”

“小朱多機靈了。要是他在還用得著我吩咐?早就把水端過來了。”

李平安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說道。

朱棣眼珠都快瞪出來了?

什麼?

你說我大哥朱標,大明太子,國之儲君居然給你小子端茶倒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