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叔,這小子不會是在耍我吧。
藍玉則點了點頭,用眼神告訴朱棣:
這也是基操,勿六!
打擊了一下朱棣,李平安重新扭過頭對朱元璋說道:“既然老朱頭你也知道這個事情,那麼宗室的俸祿你也應該知道是多少吧?”
“知道啊!非常優厚。可見陛下還是十分後代宗室的。”
朱元璋點了點頭,這俸祿的具體數額也是他定的,他能不知道?
“唉!我大明倒黴就倒黴在厚待宗室上了。”
李平安仰天長嘆道。
聽到這句話,朱元璋和朱棣同時炸毛了?
我們老朱家辛辛苦苦打下這大好河山,為了啥?
還不是為了子孫後代?
咋滴?
你還不讓我們享受享受?
就連藍玉都一臉詭異地看著李平安,覺得李小子今天怎麼糊塗了,一直往陛下的槍口上撞!
“稍安勿躁,讓我來給給你們解釋一下。”
李平安示意朱家父子安靜。
這個時代的人,宗族觀念極重。
很多人打生打死,有時候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的家族!
所以二人這種反應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其實當今聖上定下這個俸祿,我是完全接受的。”
“畢竟大家辛辛苦苦,還不是為了子孫享福?”
“可是壞就壞在,天下的財富是緩慢增長的。”
“可是宗室的數量卻是可以快速增加的。”
“一旦財富增長的速度趕不上宗室數量增加的速度,那麼我大明朝廷就沒錢了。”
“到時候沒錢練兵也沒錢興修水利,一旦遇上什麼天災人禍。”
“恐怕我大明立刻內憂外患啊!”
李平安開口說道。
“我大明宗室才幾個人,居然能消耗全天下的財富?”
“荒謬!”
對於李平安的說法,朱元璋表示嗤之以鼻。
朱棣也一臉地不認同,堅定地站在自己父親這邊。
“看你們還不信?”
“當今陛下有二十六個兒子。除去太子之外,就是二十五個親王。”
“當今陛下龍精虎猛,非凡人可以比擬,咱們就按每個親王除了嫡長子之外,再生四個兒子算。”
“那麼我大明就又多了一百個郡王。這一百個郡王再按除了嫡長子生四個兒子算,那就又是四百個鎮國將軍。”
“假設每個宗室都生五個。一個襲爵,另外四個全部降級獲得爵位。”
“那就意味這我大明還會有一千六個輔國將軍,六千四百個奉國將軍,兩萬五千六百個鎮國中尉,十萬兩千四百個輔國中尉,四十萬九千六百個奉國中尉。”
“這還只是當今陛下子嗣形成的宗室。要是在算上後世皇帝另外分出來的小宗,恐怕三百年,我大明宗室可以有百萬之多。”
“這麼多宗室不事生產,趴在朝廷身上吸血,你說我大明能好的了嗎?”
李平安一邊用毛筆在牆上寫下這些宗室消耗的俸祿,一邊和他們解釋道。
根據大明律,和文武百官按月領取俸祿不同,宗室享受的是年薪。
即便是等級最低的奉國中尉,一年的俸祿都有二百石祿米,只比老朱頭這個正四品的官略低。
到了最高的親王一級,年俸為一萬石,幾乎相當於十個正一品大員一年的收入總和。
況且供給宗室的俸祿全部是真金白銀,遠不是文武百官鈔七米三可以相提並論的。
除此之外,每個親王就蕃一地時,朝廷還會額外賞賜大量的田莊財富。
這些賞賜五花八門,但是都不算在親王的俸祿裡。
朝廷該給的俸祿錢還要另算。
例如萬曆的小兒子福王就蕃洛陽時,除了朝廷正常的俸祿之外,萬曆還一次性賞給福王良田兩萬頃!
以至於河南本地的土地都不夠了,還要去臨近的山東、湖廣和北直隸去湊。
除此之外,萬曆還把從江都到太平的雜稅,四川的鹽稅全都撥給了福王。
另外每年還有一千三百張淮鹽鹽引。
福王就蕃之後,大明財政好幾年都緩不過氣來。
當時民間和官場就有「窮天下而肥福王」的說法。
這還只是一個福王,要是把大明全部宗室加在一起,那對朝廷財政造成的負擔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有這麼多宗室嗎?”
“這生的也太多了吧?”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就連朱元璋和朱棣也被李平安計算出來的宗室數量給嚇到了!
“不可能吧?”
“李小子你是不是算錯了?”
就連剛才恨不得把自己塞到地縫裡的藍玉都忍不住插話道。
本來以為陛下就龍精虎猛,天賦異稟。
沒想到龍生龍,鳳生鳳。
陛下的後代也這麼彪悍!
“那可不,皇帝削藩以後,肯定會對這些親王嚴加看管,避免他們窺伺大寶。”
“這些宗室每天吃飽了沒事幹,每天除了造小人還能幹啥?”
“到時候全天下的財富都要被這些宗室給吃光了。”
“最底層的宗室能不能養活自己都未知,別說你這個四品官的子嗣了。”
李平安決定趁熱打鐵,消滅朱棣最後一絲建功立業的念頭。
不過他倒不是專門嚇唬朱棣。
李平安說的也都是事情。
到了明朝中後期,宗室的數目實在太多了。
什麼東西一多了就不值錢,鳳子龍孫也不例外。
除了頂層的親王和郡王衣食無憂外,其他宗室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一些腦子機靈的還能更名改姓打個黑工養活自己。
那些老老實實遵守朱元璋祖訓的宗室子弟,就只能活活餓死了。
光是萬曆朝,每年就有不下數十起宗室子弟因為欠奉集體維權,衝擊當地官府的事情。
堪比後世農民工向黑心老闆討薪!
不同的是,農民工討薪還有政.府來管。
宗室子弟維權可是無人理會。
怎一個「慘」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