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
“這簡直就是不給我活路了!”
朱棣猛地一拍大腿,氣憤地說道。
建功立業報國無門。
養尊處優沒有閒錢。
這難道是要逼死我朱老四的節奏嗎?
“李小子,你有什麼主意可以解決宗室難題嗎?”。
“等咱老漢走的時候,一定留書一封告訴陛下。”
“這也算是報答陛下的提攜之恩了。”
朱元璋一臉大義凌然地說道。
那感覺,就像是英雄就義前交代後事一般。
可以說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朱元璋也是拼了!
他是真沒想到,自己居然好心辦壞事。
本來只是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衣食無憂,不必再受自己受過的苦,誰想到老朱家的後人居然還要過苦日子?
這還了得?
雖然問題是自己造成的,但是誰讓李小子這麼沒有眼力把蓋子給揭開了呢?
所以你必須給咱一個解決方案!
不知不覺,朱元璋已經有了「凡事不決問小李」的慣性思維。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給你說說我的方法。”
李平安仰天大笑,站起身子,精神煥發!
果然!
裝逼才是人的第一需求!
本公子剛才嘚吧了半天,還不是為了可以裝逼的這一刻?
老朱頭還算上道,終於把自己這個包袱給接過去了。
可惜小朱不在,他才是本公子的最佳捧哏啊!
不過本公子也不全是為了裝逼。
如果老朱頭在跑路之前真的可以給明太祖留書一封的話,自己也算是對得起大明王朝了!
看到李平安又要獻計,藍玉急忙開始磨墨。
朱元璋也挺直了腰板,正襟危坐。
事關自身的利益,朱棣都不用別人說,主動站起來給李平安端茶倒水。
看到前期情緒已經鋪墊得差不多了,李平安咳嗽一聲,準備開始正式裝逼。
看到李平安認真起來,李善長也立刻來了興致。
想知道這個看似無所不能的李小子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不僅是他,就連一向對政.治不太感興趣的藍玉和羅復仁都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畢竟天家無私事。
今天院內的一番攀談,可能就會決定大明王朝以後數百年的走向。
也關係著天下黎民百姓的福祉。
“其實解決我大明宗室問題並不困難。”
“我有五個方法可供選擇。”
李平安一邊說一邊伸出一隻手。
嘶……
李先生這麼厲害的嗎?
朱棣直接被鎮住了!
歷史上那些天下文明的奏對也不過上中下三策,可是李先生一上來就是五條!
這也太牛逼了吧!
不僅是他,就連李善長和羅復仁都是一副震驚異常的表情。
只有藍玉一副少見多怪的表情。
“李小子,你就別臭顯擺了。直接說事就成。”
還是朱元璋對李平安了解,及時制止了他的裝逼行為,讓李平安直奔主題。
對於朱元璋的直截了當,李平安微微一笑,直接在牆上寫下了「大公」兩個字,後面還標上了「始皇帝」作為註釋。
“我這第一個方法,就是效仿始皇帝,實行大公政策!”
“哦?居然是始皇帝的宗藩之策?你快點說說。”
聽到李平安第一條計策居然是秦始皇實行過的,朱元璋立刻大感興趣。
作為皇帝這一高危職業的開山鼻祖,祖龍深受歷朝歷代皇帝的尊敬和崇拜。
即便強勢如洪武大帝朱元璋也不例外。
不僅是他,就連朱棣都口乾舌燥,雙手微微顫抖。
沒辦法,這關係到自己和燕王一脈的盛衰興亡,由不得他不緊張。
“其實始皇陛下的宗藩制度十分簡單粗暴,就是切實推行二十級軍功制。”
“無軍功一律不得封爵!”
“天家宗室也不得例外!”
李平安斬釘截鐵地說道。
秦國推崇的是法家。
到了始皇帝治下,更是把法治推崇到了極致。
在祖龍的理念裡,那可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即便是自己的兒子,除了繼承自己王位的太子外,其他都要去前線打仗,然後根據你的軍功來授予你相應的爵位。
如果你沒有軍功的話,那麼對不起,即便你是我祖龍的親生骨肉,也只是一個平民。
雖然十分富貴,但是沒有絲毫政.治地位可言。
所以扶蘇和胡亥也只能被稱為「公子」,而不是
“既然如此,那我就說第二個方法吧。”
“其實我的第二個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漢武帝實行的推恩令。”
李平安直接把推恩令寫在牆上。
“推恩令啊!”
朱棣一聽到這三個字,頓時眉頭緊鎖。
不為別的,就是這個宗室制度實在是太缺德了!
所謂的推恩令,就是宗室的爵位和封地不再由嫡長子一人繼承,而是由所有兒子一起均分。
自己現在有朱高熾和朱高煦兩個孩子。
如果按照以前的宗室制度,假如自己去世,那麼自己燕王這個親王的爵位自然由嫡長子朱高熾來繼承。
但是朱高煦也可以混個郡王噹噹。
每年兩千石的俸祿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但要是父皇如果聽取了李先生的建議實行推恩令,那麼自己百年之後,兩個孩子還都是親王,但是俸祿沒變。
還是自己活著時候的一萬石親王俸祿,平均每個人五千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