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他罪惡滔天,朕殺不得?

第245章 混蛋

唐宋的時候,雲貴一帶甚至崛起了強大的南詔。

最強的時候,可以北抗唐宋,西抵吐蕃。

自己這次將雲南大部分領土收歸朝廷直管,這可是歷朝歷代前所未有的大事!

雖漢武唐宗,亦遠不及也!

他李小子不是說咱老朱的大明不如唐宋嗎?

咱老漢就讓他看看,咱的大明就是比大漢和大唐要強!

“父皇,這次周舍能平定雲南二藩,除了將士用命,天威庇佑以外,最關鍵就是李恩公獻上的三段擊和三眼銃。”。

“兒臣以為要論功行賞的話,斷不可少了李恩公這個功臣。”

見父皇高興,太子朱標也插話道。

在他看來,這次西南大捷,李恩公可是當之無愧的大功臣。

要是沒有他獻上的黃花蒿、三眼銃和三段擊,明軍即便能勝,那也是損失極重的慘勝。

所以要是論功行賞的話,絕對不能漏了李恩公啊!

“不錯!此役,李小子確實功不可沒。”

聽了自己兒子話,朱元璋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如果沒有李小子獻上最新的火銃和配套的戰術,明軍要打贏梁王的戰象再拿下大理城,這絕對要用人命去填。

真到了那個時候,即便大明像現在一樣拿下了大半個雲南,也絕對沒有足夠的兵力鎮守這裡。

到時候恐怕只能在幾處戰略要地和交通要衝駐軍,其他地方就交給那些願意歸降大明的土人。

說到底,這種政策不還是走了漢唐的羈縻老路,換湯不換藥嗎?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李小子的功勞甚至比沐英還要大!

“那父皇,咱們給李恩公封賞什麼呢?”

見朱元璋同意了自己的建議,朱標決定乘熱打鐵,直接敲死這筆封賞。

“封賞啊……”

提到封賞,洪武大帝又卡殼了。

不是他不想封,而是不知道該封啥好。

要是別人立下李平安這樣的功績,恐怕早就被自己封侯拜相,躺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了。

可是李小子麻煩就麻煩在,別人一輩子也難以建立的功勳,到了他這裡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自然。

你說這叫咱老漢怎麼封賞?

如果按照正常的封賞進行,那憑李小子現在就應該是大明的一字並肩王了。

別說以後他立了功不好辦。

就算自己封了他,他小子敢要?

別說這小子一向對大明仕途畏之如虎。

就算是正常人,也知道一旦自己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時候,除了自汙保命,恐怕就只有造返篡位和等著皇帝砍腦殼這兩條路了。

按照咱老漢對李小子的瞭解,到了那個時候,李小子絕對直接開溜。

都不帶回頭的那種!

可要是不封的話……

別說咱老漢自己良心上過意不去。

就是那幫老兄弟老夥計盯著,咱這當皇帝的還能賴賬?

不要面子了?

“父皇,要不再給李恩公升一升官?”

朱標看到自己老子的臉色,立刻明白了洪武大帝在發愁什麼,主動開口解圍道。

“標兒,升官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這段時間升官已經升得夠多夠快了。”

“如果咱老漢接著給他升,恐怕李小子就不希罕了。”

朱元璋想都不想就直接否決了太子朱標的建議。

沒辦法!

從李小子給標兒治好背癰之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咱老漢都給他升了八次官兒了。

從文臣到武將,從勳職到散官。

可謂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升官。

升到最後,甚至連李小子都不知道在那裡的兒子和八竿子都打不到的方孝孺父子都跟著沾了光。

翻番史書,這種升官速度和恩寵,冠絕古今!

可是這事情怕就怕物極必反。

朱元璋十分擔心,他要是再給李平安升官的話,他李小子會瞧不起大明的官爵,拿朝廷的封賞當兒戲。

一時之間,洪武大帝突然懷念起已經徹底臭了大街的免死金牌。

以前這玩意兒多管用啊!

隨便送一個出去,既不用花錢也不用升官,都能讓自己的臣子感激流涕,誓死效忠。

現在這招兒不管用嘍!

連藍玉個大憨憨都變著法子想把賜給他的免死金牌退了換成良田。

都怪李小子這混球!

弄得咱老漢的朝堂人心不古!

“父皇,不如這樣吧。”

“兒臣發現李恩公對紫金書院十分上心,而在紫金書院中就讀的大多又是勳貴子弟。”

“李恩公在那裡教書,極容易得罪這些紈絝子弟和他們背後的顯貴。”

“不如父皇下一道恩旨,凡事在書院讀書的弟子,李恩公都有管轄的許可權。”

“即便責罰打罵,這些衙內都必須聽話。他們的家族也不準干涉。”

“否則按忤逆不孝論罪。”

“允炆、允熥也不例外。”

朱標想了一下說道。

能進書院讀書的學生,哪個不是身世顯赫的勳貴後裔?

這些人從小被家裡嬌慣,有大多出自將門世家,難免一個個眼高於頂,桀驁不馴。

李先生管得鬆了,相當於放羊。

管得緊了,恐怕會被這些衙內們私下報復。

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己直接從父皇這裡請一道聖旨,替李恩公把這些隱患都解決了。

不得不說,身為方雲的頭號迷弟,朱標可真是實心實意為李平安考慮啊!

要知道他的兩個兒子可是都要送到紫金書院讀書的。

朱標這麼一說,相當於把自己兒子都給賣了。

這撥兒?

這撥兒屬實是大義滅親了!

“唉?這個主意好啊!”

“又不費錢又不費力還恰到好處。”

“無非就是把幾個小崽子交給李小子管嘛!這有啥難的?”

“天地君親師,本該如此!”

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也果斷把自己倆孫子給賣了。

不過李小子這人一向貪財,光給這麼個恩典,恐怕還不太行。

“還有!咱老漢再給他李小子一個恩典。”

“以後紫金書院一切開銷都不經戶部,由朕的內帑直接負擔。”

朱元璋想了想,覺得不過癮,又給了李平安一項恩典。

現在面子裡子都有了,這下李小子該滿意了吧?

“兒臣替李恩公謝過父皇。”

朱標朝洪武大帝鞠了一躬,然後草擬了聖旨,由內閣和司禮監蓋印披紅之後,讓鄭和前去傳旨.

“我說李先生,你還有沒有什麼錦囊妙計也給我常老大一個。”

“我也想進步進步啊!”

移大早,李平安的住處就傳來了常茂的大嗓門。

身為開國六公爵中鄂國公的繼承人,洪武大帝朱元璋是他的皇大爺,太子朱標是他姐夫。

常茂可謂是整個大明紈絝子弟中的頂流!

所以沐英因為平定雲南而晉升為黔國公的事情,他一早就知道了。

這可把常茂給嫉妒壞了!

雖然他當國公的時間比沐英要長得多。

但是一個是繼承自己老子的,一個是憑自己本事賺來的。

這含金量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

直到現在,不少文武勳貴還覺得常茂只不過是一個投胎技術超強的衙內,對於他的本事根本看不上眼。

這讓異常要面子的常茂十分不服氣。

本來按照歷史正常發展,常茂就是個典型的志大才疏的紈絝子弟。

除了在招降納哈出的宴會上捅了一個大簍子以外,一輩子籍籍無名,沒幹成什麼大事兒。

直到洪武二十四年去世也沒有得到過重用。

但是因為李平安的穿越,常茂也少許偏離了原本的人設。

雖然志大,但是該有的本事還是有的。

現在眼看著自己舅舅和沐英叔叔、四哥燕王因為李先生的緣故大放異彩。

他心裡早就按耐不住了。

特別是聽到沐英叔叔晉升公爵以後,更是激動地一溜煙兒地跑到紫金書院,強烈要.求李平安也給自己弄點好處。

否則他就賴在這裡不走了!

“我說常鄭(常茂化名)啊!本公子又沒有什麼錦囊妙計,一切都是順勢而為。”

“你真得想要去前線建功立業,去求老朱頭也比求本公子強啊!”

面對異常執著的常茂,李平安也無奈了。

自己只不過是順勢而為,透過老朱頭影響了一些大明國策,但是具體拍板還要洪武大帝首肯才行啊。

再說從朝廷給自己的封賞來說,雖然文武職位都有。

但是最大的也不過是正六品的錦衣衛百戶,和自己不知道在哪兒貓著的兒子一樣。

從這個角度分析,可能是年齡太小,朝廷對自己的重視也就一般。

這個常老大求官居然求到自己腦袋上來了,也不知道是他官迷心竅還是腦袋進水了。

這究竟是怎麼想的?

“李先生,你就幫幫……”.⋯⋯”

“常老大!沒看見李小子心煩意亂嗎?你居然還在這裡糾纏?簡直就是一點眼色都沒有啊!”

常茂還想軟磨硬泡,一聲爆喝打斷了他。

只見藍玉陰沉著臉從外面走了進來。

“舅舅……”

“滾到一邊兒去,看到你就煩人!”

常茂剛想辯解,藍玉倆眼一瞪,就把他攆到了一邊兒。

常遇春早亡,所以這些年,一直是藍玉這個舅舅代姐夫行使父權。

所以在常茂心中,對自己舅舅的畏懼僅次於朱元璋這個皇大爺。

藍玉一聲吼,常茂就委屈吧啦地站到一邊了。

大氣兒都不敢出一下。

“老藍,不愧是你啊!”

“管教晚輩有一手!”

“今天找本公子什麼事兒?蹭吃蹭喝還是鬥地主打撲克?”

李平安一邊樂呵呵地說道,一邊悠閒地喝了一口茶。

他都快被常茂煩死了。

沒想到老藍一出面,立馬就替自己恢復了清靜。

看在藍玉給自己解決了一個麻煩的面子上,今天自己要好好款待他一番。

“那個……那個……俺說李小子,你有啥錦囊妙計能讓俺老藍進步一下不?”

“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