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他罪惡滔天,朕殺不得?

第245章 混蛋

“嘶⋯⋯”

藍玉話音剛落,李平安一口茶就噴出來了。

常茂也腮幫子直抽抽。

舅舅你也太不要臉了吧?

你這個當舅舅的能做?

我這個做外甥的就不能做?

簡直是隻需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

“看什麼看?小心俺回去跟你小子算賬!”

本來藍玉說這句話的時候還頗為尷尬,結果被常茂一看,頓時惱羞成怒。

乾脆破罐子破摔,徹底不要臉了!

沒辦法!

藍玉自詡為大明開國六公爵之下的第一武將。

可是眼瞅著不少和自己一起封侯的老兄弟都晉升公爵了,自己還是在侯爵的位置原地踏步。

比如傅有德那老小子。

當初還是自己把他引薦給陛下的。

結果他倒是搶先一步爬到自己頭上了。

每天喝完酒就開始給自己抱怨。

什麼當了國公開銷大啦!

高處不勝寒總是被別人盯著啦!

臨了還特意和自己說,特別羨慕自己當侯爺的瀟灑。

要是有可能,他情願和自己換換位子。

這特孃的是抱怨嗎?

這分明是凡爾賽啊!

再說開國六公爵就一定比自己強嗎?

那個曹國公李文忠俺老藍就看不上。

要不因為他是陛下的親外甥和乾兒子,他能當得上開國六公爵?

我呸!

不過好在這批晉升國公的老兄弟和自己歲數相仿,面子上還能掛得住。

結果現在連比自己小好多的沐英都當了國公了,這讓俺藍玉面子往哪兒擱啊?

知道這個訊息的藍玉急得起了一嘴燎泡。

早朝都沒有上,讓家人給太子請了個假,就溜到李平安這裡問計了。

結果還沒進門就聽見自己外甥的大嗓門。

“你們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怎麼什麼事兒都求到本公子這裡了?”

“本公子只不過是金陵城中的一個閒散人員,哪有那種通天的手腕兒啊?”

面對這對舅舅和外甥,李平安也徹底無語了。

雖然他已經改變了自己剛穿越來的初衷,準備在明朝大展拳腳,闖下一番天地。

但是自己的計劃還沒有徹底實施,尚處於籌備階段臣。

不知道老藍和常老大哪裡來得信心,居然對自己抱有這麼大的期望。

整的自己好像在洪武大帝面前說得上話似的。

你說這不搞笑嗎?

“呦!”

“咱家怎麼說今兒一早出門,這喜鵲就在枝頭上喳喳叫呢!”

“原來貴人們都在這兒呢!”

就在李平安哭笑不得的時候,一記爽朗的聲音傳來。

鄭和拿著明黃色的聖旨,笑嘻嘻地從外面走了進來.

和一開始膽戰心驚不同。

同洪武大帝和李平安相處多了,鄭和發現陛下和一干貴人、重臣在小李大人這裡從不端架子。

就和街坊鄰居一般。

自己要是還拿出宮中那種謹小慎微的姿態,反而會惹得眾人不快。

反而是在保持禮貌的前提下,態度越隨便,陛下和貴人們越喜歡。

這不自從自己發現這個秘密以後,已經被陛下誇獎了幾次。

宮中已經盛傳,他鄭和就是魏公公之後的下一任司禮監掌印太監!

弄得鄭和沒事兒都想多往李平安這裡跑幾趟。

“太好了!原來是鄭公公啊!”。

“別說本公子不給你們指點啊!”

“你們倆個就算是去求鄭公公,也比求我管用啊。”

看到來的居然是鄭和,李平安頓時大喜過望!

立刻把他當成瞭解決麻煩的方法。

雖說洪武年間的宦官還不想明朝中後期那麼權勢滔天。

但是司禮監的成立也讓他們有了插手朝政的機會。

聽說鄭和現在在宮裡混得不錯。

讓老藍和常老大求他,應該沒啥問題吧。

“李大人,咱家就是來傳旨的宦官!”

“我一個天子家奴,何德何能可以干預朝廷的官員任命啊!”

聽了李平安的話,鄭和差點嚇尿了!

陛下他們是喜歡自己隨便一點不假,但是得看在哪方面。

眼前這兩個主兒,一個國公,一個侯爺。

還和天家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小李大人讓自己去指點他們?

這不是嫌自己活得太長了嗎?

“鄭公公不想幫就算了!”

“不過你這次來寒舍幹什麼?”

“不會是陛下又升我的官兒了吧?”

看到鄭和謹小慎微的態度,李平安在心裡撇了撇嘴。

自古以來,秘書都能當領導半個家。

你都混到洪武大帝身邊當秘書了,還裝什麼裝?

不厚道啊!

“呵呵呵……”

“這次聖旨倒不是給李大人升官。”

聽到李平安終於談到了正題,鄭和鬆了一口氣,將聖旨的內容宣讀了出來。

“哦?這道聖旨有點意思啊!”

聽完朱元璋給自己頒佈的聖旨後,李平安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笑容。

既然聖旨裡面讓學院的弟子視自己如父,這就說明進入書院學習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估摸著都是些高官顯爵或者軍中大將的子嗣之類的。

這道聖旨雖然不一定能鎮得住這些紈絝子弟,但是自己只要運用得好,還是能樹立起自己的權威。

有了這批學生打底,自己攪動大明風雲還不是易如反掌?

聖旨裡面的第二個內容就更有意思了!

居然是說書院以後的一切費用都出自內帑。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紫金書院終於引起了洪武大帝的重視。

他現在已經把紫金書院視為天子私產,而不是大明公器!

天子私產和大明公器,看上去似乎都差不多,都是為皇帝為朝廷效力的。

其實二者的區別大了去了。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上直十二衛和普通衛所的區別。

無論待遇還是前途,上直十二衛的官兵都比普通衛所要強得多。

而且這個差別一直都沒有變過。

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的權力傾斜到了文官手裡。

為了防止武將重新崛起,這些文臣不僅拼命削減衛所官兵的糧餉,還直接插手軍官任命和部隊指揮。

以至於衛戍九邊計程車卒,窮得和叫花子一樣。

不僅自己時不時要上街乞討,就連他們的妻女,有時候都要做些半掩門兒的生意來補貼家用。

衛所的軍官雖然好一些,不用擔心餓肚子。

但是正二品的都指揮使,見到正四品的兵備道卻要躬身行禮,口稱下官。

到兵部武選司待選的武官,不論以前是幾品,都要跪在門外等候。

被稱為「跪選」。

哪怕是兵部的一個微末小吏都可以對這些武將肆意羞辱,可謂卑賤到了極點。

但是騰驤四衛和由軍烈孤兒組成的勇士營卻不在此列。

因為他們是天子親軍,主管他們的也不是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而是大內二十四衙門的御馬監!

騰驤四衛和勇士營官兵的糧餉不經過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完全來自天子內帑。

御馬監的大小太監也知道這些人是自己權勢的來源,所以不僅不克扣,有時候還會私下補貼一些。

因此騰驤四衛和勇士營不僅戰力卓越,對大明天子也忠心耿耿。

就是因為手裡有這支王牌部隊,不論是不喜歡上朝的嘉靖、萬曆,還是喜歡做木工的天啟皇帝,都能牢牢掌握住大明權柄。

可惜大明最後一個皇帝崇禎聽信了儒家的誤國之言,將騰驤四衛和勇士營打散之後編入了普通衛所。

將士們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忍受那些文官的苛責打罵。

一怒之下紛紛跑路。

這就導致李自成打進京師之後,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力量。

駐守京師的不過是一些叫花子兵組成的烏合之眾,一觸而散。

崇禎也因此在煤山自縊,結束了自己悲劇的一生。

所以紫金書院成為天子私產而不是大明公器,代表這洪武大帝對書院的絕對重視。

這怎能不讓李平安喜笑顏開。

“不錯不錯!果然是個好事情。”

“本公子這就去金陵採買一番。”

李平安笑著點頭說道。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萬一洪武大帝一會兒反悔了,那自己不就虧大發了?

“李先生,你要去金陵採購啊?那邊兒我熟。要不我來給你當嚮導?”

“你小子給老子滾!當嚮導這種事兒,輪得到你?還得俺老藍來啊!”

藍玉和常茂這對舅甥正挖空心思巴結李平安。

現在看到李平安要進城採購,立刻自告奉勇,吵著要給他當嚮導。

不過在藍玉長輩身份和武力威脅的雙重脅迫之下,常茂只好“自願讓”他舅舅當嚮導,自己去給李先生趕車。

不過他們兩個好歹也是大明的頂級勳貴。

好歹還是要點臉的。

這麼明目張膽拍李平安馬屁,終究有點沒面子。

所以兩人還特意喬裝打扮了一番。

不僅換了一身小廝的破舊衣服,還一人帶了一個大斗笠。

常茂甚至還在自己和他舅臉上搓了兩把木炭。

美其名曰「微服私訪,體驗民情」。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