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賊

第781章 慶陽經驗

但回程的路依然要繞遠,帥軍本部與第一旅走的還是慶陽,第二旅倒是走的延安府的官道,不過前面讓延慶旅的張振趕了百十隻趟雷羊。

劉獅子責令延慶旅帥張振,一年之內,要將延安府驛路官道沿途,地雷清除乾淨,並將延慶兩府之官道,補全夯好,樹樁子全部取出。

其實延安府的官道上,如今差不多已經沒有地雷問題了。

經過幾年的風吹日曬,很多當時埋下去的地雷已經失效壞掉了。

即便如此,這事也沒人願意賭。

只要有一顆可能會引爆的地雷,劉承宗在非戰鬥時間肯定寧可多繞二百里路。

旱。

今年還是旱得厲害,撂荒的田地極多。

在慶陽府,劉承宗拜見了知府鞠思讓,詢問慶陽府的情況。

劉獅子確實是拜見的態度,因為他很佩服鞠思讓,把慶陽這個老少邊窮的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

慶陽府,劉承宗親自去過,見識過那是個什麼地方,在崇禎初年,為躲避賦稅,數以萬計的百姓都不住房子,在山窩子裡自己打洞。

這麼個地方,在鞠思讓當知府後,招安流賊種地,受民軍擁護,把地方治理成了陝西的桃花源。

劉獅子是真不敢給他搗亂,生怕自己一點奇思妙想和政治壓力,再輕而易舉的把慶陽壓崩。

但當他見到鞠思讓,發現鞠思讓對他態度還不錯,整個人非常放鬆,顯然已經適應了在元帥府做官,甚至還覺得是劉承宗解決了慶陽府最大的問題。

積年欠稅,劉承宗沒有強令地方徵繳,這才有了鞠思讓大展身手的機會。

現在,鞠思讓能對劉承宗的剋制,交上一份極好的答卷。

慶陽府在籍男丁僅一萬零八百一十九人,開墾田地一萬九千八百三十八頃。

因旱災問題,撂荒七千七百一十三頃,仍有可灌溉熟地一萬兩千一百二十五頃有奇,其中招佃官田四千七百八十二頃。

人口很少,田地很多,雖處邊鄙荒地,卻境域平安,再無荒災兵禍之困擾。

而且慶陽府建立了龐大的民間養殖雞鴨戶籍,當地養殖了超過十五萬只雞和七萬只鴨。

明年還會更多。

養殖這些雞鴨是為了控制當地蝗災。

慶陽的田地撂荒,原因是無法灌溉,當地雖有環河,但在環縣一帶人稱馬傻子河,水是苦的,而且還有毒,喝了輕則變傻、重則會死。

這是因為北邊挨著鹽池、東邊地層連線延長石油,氰化物超標。

不過這時候也沒人知道水裡有什麼化合物,只管叫它馬傻子河,直到下游的馬蓮川才勉強灌溉。

這就造成慶陽,一直有蝗蟲。

本來蝗蟲最適合生長的土地,是旱災剛走,土裡只剩極低的水分,因為無人照料,板結變硬,就是蝗蟲最愛產卵的地方。

但水分再少一些,蝗蟲卵就無法生存了。

偏偏,慶陽的土質,屬於前兩年遠離水源的地方適合產卵,等那邊不適合了,靠近環河的地方又合適了。

年年到了季節就有本土蝗災。

萬曆年間有個陳振龍,從南洋帶回番薯,是引入番薯的第一人。

他的兒子叫陳經綸,是福建長樂縣的秀才,創造了牧鴨治蝗的生物防治技術。

但對鞠思讓來說,牧鴨治蝗是在東南經過驗證的方法,鴨子養殖需要水,環縣上游的水連人都沒法喝,更遑論鴨子,所以因地制宜,他主要推廣的是讓府治之下的百姓養雞。

僅在馬蓮河下游兩岸,能引水灌溉的地域,讓人養鴨。

雞鴨不白養,在慶陽想放牧養羊,必須取得雞鴨戶的戶籍,這個身份並不世襲,只是一個准入門檻,有這個身份才能放羊。

鞠思讓將撂荒的生地都賃給了官府在籍的雞鴨戶,靠近環河下游的養鴨,靠近山地的養雞,每頃荒地年徵五對雞或鴨,記名在官府,但仍由養殖戶放養。

這筆撂荒地的實物稅,價值每年兩千三百多兩。

鞠思讓也沒打算靠這個增收,只是給養殖戶加個最低標準,賃一頃荒地必須保有四隻雞鴨,沒準官府什麼時候徵呢。

因為其這一政策,慶陽府的雞鴨存量大量上升,價格也從原本的四十六錢一隻,降低到了三十錢,其中嫩雞和肥鴨要再貴一點。

能在這個價格穩住,是因為延慶旅和隴西旅的駐軍,總要買來吃。

這種情況,讓劉承宗萬分感慨,鞠思讓是真厲害。

有人有地、有雞有鴨、控制了蝗災、供應了軍隊、消弭了叛亂。

雖然人是少了些,但是在這個年代,劉承宗對這事挑不出一點毛病。

劉獅子在慶陽府衙足足住了三天,跟鞠思讓聊了很多治理地方上的問題,將其政策一一記下,這才南下啟程。

相較而言,鳳翔的知府李嘉彥,就差多了。

劉承宗帶著慶陽府給他的好心情,走到邠州,召見李嘉彥。

他心想,鳳翔府的情況比慶陽好多了,人也多、地也多、灌溉也好得多。

誰知道實際情況……要說差遠了倒也不至於,就是沒啥驚喜。

鳳翔府有三十五萬男丁,慶陽的三十五倍。

但只有七萬七千頃田地,接近慶陽的四倍。

熟地三萬六千頃,丁均十畝地,生地四萬多頃,完全沒有利用。

本來這不算什麼,其實中規中矩,鳳翔府的治理難度,本來就比慶陽大。

但經過了鞠思讓把慶陽治理得那麼好,再看看鳳翔府,四百多萬畝地撂荒。

讓劉承宗對自己當年隨口任命的知府李嘉彥,左看右看,橫豎都是不滿。

“他媽的,我把鳳翔這麼好的地方交給你,你就什麼事情都做不出來嗎?”

“召集你的知縣,都騎上馬,到慶陽學習如何治理地方,張勇!”

“給他們備馬,帶騎兵跟著,不會騎馬就給我跑著去,除非腿瘸了否則誰也不許坐轎子,為期一月自帶乾糧,十月鳳翔七個知縣都要把在慶陽學到的方略交到西安。”

“明年幹好了升官,幹不好就換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