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八日的濱州市委大院,晨霧還沒散盡,就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攪散。
辦公樓三樓的常委會議室裡,長條實木桌已擦得鋥亮,桌上擺著燙金的常委銘牌,投影幕布上正迴圈播放著國慶期間調研的照片,明遠小學的塔吊、高新區的生產線、城西老舊小區的新窗戶,每一張都透著秋陽的暖光。
沈青雲走進會議室時,常委們已基本到齊。
市紀委書記熊楊坐在左手第一排,指尖夾著份摺疊的《民政系統案件進展報告》,眼底帶著熬夜的紅血絲。
市委秘書長錢明遠剛把會議議程分發給眾人,筆記本上已提前標好了重點。
市長劉彥昌翻著經濟報表,鋼筆在融資缺口幾個字旁畫了圈,眉頭微蹙。
“都到齊了,咱們開會。”
沈青雲在主位坐下,解開風衣釦子,露出裡面的深灰色襯衫。
他拿起議程表,目光在“聽取工作彙報”那欄頓了頓,這才開口說道:“國慶假期剛過,大家都沒歇著,先把近期工作捋一捋,再定下個季度的重點。熊楊同志,你先說說紀委這邊的情況吧,民政系統的案子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熊楊立刻直起身,把報告攤在桌上:“省紀委專案組昨天傳來訊息,王學濤已全部交代涉案事實,確認透過境外賬戶轉移低保資金四千三百萬,受益人為其小舅子,也就是前省人大副主任之子。目前省紀委已對相關人員採取留置措施,濱州這邊協助固定了二十三份關鍵證據。”他頓了頓,翻到下一頁:“何晨光那邊也有新突破,供出曾經幫王學濤虛報社群養老服務中心專案,套取財政資金兩千兩百萬,這筆錢目前已追回。”
會議室裡很安靜,只有鋼筆劃過紙張的沙沙聲。
常委們的表情都很嚴肅,大家都知道,這件事的影響已經不僅僅是濱州市一個地方了。
如今整個江北省的民政系統,都在接受著紀委的調查。
沈青雲的手指在桌沿輕輕敲擊,心裡盤算著自己的考慮。
民政案雖有進展,但基層民政系統的漏洞還沒堵上,萬一影響到正常低保發放,老百姓該有意見了。
“基層民政工作有沒有受影響?”
想到這裡,沈青雲抬頭看向熊楊,目光帶著審視的問道:“比如低保發放和困難戶補助。”
“我們提前做了預案。”
熊楊連忙回答,開口說道:“從市財政局抽調八名會計,臨時接管市民政局的資金髮放,國慶期間已完成十月份低保金的足額髮放。另外,針對發現的系統漏洞,省民政廳正在開發新的低保稽核系統,預計下個月能在濱州試點。”
沈青雲點點頭,想起國慶調研的時候,有企業反映的辦事效率問題,突然問道:“紀委在辦案的同時,能不能同步推進作風整治?比如視窗單位的推諉扯皮、吃拿卡要,得趁這個機會徹底剎住。”
“已經在做了。”
熊楊拿出另一份檔案,對沈青雲解釋道:“我們聯合政務服務管理局,組建了八個暗訪組,國慶期間查了十二個視窗單位,發現三起不作為的案例,今天早上已經通報批評。下季度計劃開展清風視窗評選,倒逼幹部轉變作風。”
“很好,就按這個思路來。”
沈青雲把目光轉向劉彥昌,嚴肅的問道:“劉市長,經濟方面的情況怎麼樣,之前企業反映的問題,有沒有落實方案?”
劉彥昌放下報表,身體微微前傾:“國慶期間走訪的十六家企業,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融資難、銷路窄、技改缺資金。針對融資問題,我們聯合市工行、建行,定在這個月開銀企對接會,目前已有四十七家企業報名,預計能解決近兩億貸款需求。”
說著話,他翻到“產業規劃”那頁,語氣更嚴肅了一些:“紡織和農產品加工是咱們的支柱產業,下季度計劃投入一個億技改補貼,重點扶持濱州紡織廠、綠源玉米加工這些龍頭企業,帶動中小微企業配套發展。”
“兩億貸款,夠不夠?”
沈青雲追問道:“綠源玉米提到的藥用輔料認證,進展怎麼樣了?”
“貸款缺口大概還有八千萬,我們正在對接省農發行,爭取專項貸款。”
劉彥昌連忙補充道:“綠源的認證材料已經提交,省藥監局上週去核查過,預計下個月能拿證。拿到證後,他們的產品價格能翻三倍,還能帶動周邊五個合作社種植專用玉米。”
沈青雲心裡鬆了口氣。
濱州的經濟底子薄,全靠這些實體經濟撐著,只要企業活了,就業和稅收就有保障。
“要盯著銀行,別讓貸款卡殼。”
他叮囑道:“另外,招商引資不能停,林部長那邊要是有線索,你們要主動對接。”
坐在斜對面的市委統戰部長林耀輝立刻接話:“國慶期間聯絡了三個外地的濱州商會,有幾家企業有意向回來投資,主要是農產品冷鏈和物流專案。下季度計劃組織返鄉投資懇談會,把政策紅利講透,爭取落地幾個大專案。”
“精準招商,別搞大水漫灌。”
沈青雲提醒道:“優先引進能補產業鏈的專案,比如紡織業的染料、助劑,農產品加工的包裝、運輸,這樣才能形成叢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