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的心依然向劉隆完全敞開,不再有半點保留。
他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陛下,縱觀前朝往事,世家問題早已經是根深蒂固,他們枝繁葉茂,雄踞一方,手握無盡的土地人口。”
“在歲月的更替中,世家之人入朝為官,更是為其蒙上了一層遮蔽。”
劉隆點了點頭,內心認可。
“陛下,我大漢依仗豪族世家建國,自我孝光武帝開始一直到先帝,都在用不同的手段來削弱世家的力量,但如今,關東關中關西的世家依舊鶴立雞群。”
“先生,這是為何?”鄧騭若有所思,問了一句。
“因為需要!”
“需要?”劉隆眉頭微皺,內心思索。
見狀,楊震繼續道:“皇權未立之時,錢糧人往往都需要地方豪族的支援,這些家族在各地擁有聲望,人心所向,可謂是一呼百應,當然這也是豪族們之間的一場押寶。
靠著拉攏各大豪族,建立起來一支驍勇善戰的隊伍,帝王才能得到天下。”
“而在皇權建立之初,天下根基未穩,更需要這些豪族之間的支援以及勢力,再加上帝王為了拉攏天下人心,更會福佑他們,以振天恩。”
“因此,世家的壯大那是必然的,存在也是被需要的。一個豪族衰落,必將有另一個崛起,世家亦是如此!”
聽聞楊震的一番分析,劉隆也是瞬間豁然開朗。
不論是豪族、世家,還是皇權,這之間都是相互需要的。
兩個字:利益!
看到劉隆的表情,楊震知道自己說的話這位小天子算是明白了。
“先生之言,朕十分認同,世家確實如您所說,就像野草一般,春風一吹,便會滋長起來。但,只要他們能依附朝廷,響應朝廷,那也不是不可。”
“陛下看的透徹,因此,世家的問題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解決的。”楊震捋了捋鬍鬚,笑著道:
“因此,臣以為陛下想要推行紙張和字典,為天下讀書人以及百姓所用,世家是繞不開的!”
劉隆點頭,示意其繼續說下去。
“更有利於陛下的一點是,若是可以合理使用世家,推行起來將會越發的順暢。”
“先生說的是共謀之?”
“正是!只有將世家的利益和朝廷緊緊捆在一起,他們便會趨之若鶩!”
聽聞此言,劉隆當下便覺得楊震內心赤誠。
利益——只有足夠的利益,才能有驅動人的魔力,不論是誰!
這就是朝代更迭當中的真實面目,很殘酷,但也極為現實。
對於此話,鄧騭也是極為贊同。
“今日聽聞伯起一番言論,真是受益匪淺。”
但同時他也是有些不自在,平日裡,也不曾見楊震對他說這樣有見解的話語。
鄧騭內心苦笑一聲,也沒有心生芥蒂。
畢竟,對於有才能計程車子,他一向都是極為寬仁的,也很能理解這些人的孤傲。
聽著眼前兩人的交談,鄧騭也是連連點頭。
“伯起之言,深得朕心,真是相見恨晚!”此刻,劉隆臉上散發出激動的笑容,大聲說道。
“陛下,您言重了!”
楊震深深一拜。
“伯起,那之後的事情便交給你了,關西的世家就交給你了!”
“陛下放心,我弘農楊氏必將站在陛下的一邊,大力推廣您的策略,有了利益,其他關西世家自會加入。”
“朕相信你!”劉隆點了點頭,大笑。
隨後,鄧騭也是命人準備好了酒菜,三人也是推杯換盞,觥籌交錯,聊得不亦樂乎。
“伯起,明日我派人送你回去,這樣也能省去一些麻煩。”鄧騭舉杯,笑著說道。
“如此多謝將軍了!”
“先生此去辛苦了,朕在洛陽等你的好訊息!”
“請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所能......”
****
天色漸晚,劉隆也到了該回宮的時候了。
鄧騭和楊震兩人也是起身,將其送到了府門口。
“舅舅止步,朕自己回去,不必派人跟著了。”劉隆擺了擺手,對著鄧騭說道。
鄧騭有些猶豫。
“大將軍放心,我會安全帶著陛下回宮的!”蔡倫也是笑了笑,立即回應道。
正當劉隆轉身離開之際,不遠處傳來了一聲呼喚。
“楊師兄,等一下。”
聽到聲音,楊震看了一眼前方,臉色微微一變:“這個沒志氣的傢伙,又來幹什麼!”
劉隆有些迷糊,看了過去,問道:“先生,來者何人,看你頗為不高興。”
“哎,陛下,此人乃是伯起老師桓鬱之六子,名為桓良......”鄧騭說著,也是嘴角流出一絲琢磨不透的笑。
楊震嘆了一口氣道:“陛下,此子頗為頑皮,本是桓家送來京師太學讀書的,但卻一心放在旁門左道之上,天天流竄於京師之中,臣也甚為頭疼!”
桓鬱乃是恩師,對於桓家的子嗣,楊震內心有不可懈怠的責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