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餘春

第142章 面聖

朝陽終於完全躍出地平線,將金色的光芒灑在城樓上。守城計程車兵們不自覺地挺直了腰背,銅釘朱漆的城門在晨光中顯得格外莊嚴。兩位親王抬頭望了望巍峨的城牆,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這一日的京都,註定不會平靜。

晨霧尚未散盡,秦王與晉王的到來,如同兩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京都掀起陣陣漣漪。至此,大盛王朝所有的親王都已齊聚皇城,這座古老的帝都頓時暗流湧動。

盛霖聰剛用完早膳,一碗碧粳粥尚有餘溫。宮裡的太監匆匆而來,在廊下低聲稟報:“王爺,宮陛下定於未時三刻,在養心殿單獨召見諸位親王。”

“本王知道了。”

盛霖聰臉上浮現出溫和的笑意,抬手虛扶道:“這位公公一路辛苦,本王實在過意不去。”說著向身旁的馬濤遞了個眼色。

馬濤會意,立即從袖中取出一個沉甸甸的金元寶,輕步上前。那元寶在陽光下閃著溫潤的光澤,上面還鏨著\"福壽安康\"的吉祥字樣。

小太監見狀,臉色頓時煞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幾乎要碰到青石地面:“王爺折煞奴才了!這、這萬萬使不得啊!奴才不過是跑個腿傳個話,哪敢要王爺的賞賜...”

盛霖聰見狀輕笑出聲,親自上前虛扶了一把:“公公快請起。本王初到京都,人生地不熟,今日得遇公公也是緣分。”他語氣溫和卻不容拒絕,“這點心意,就當是討個彩頭。”

小太監戰戰兢兢地抬頭,正對上盛霖聰那雙含著笑意的眼睛。那目光既不似其他親王般盛氣凌人,也沒有半分輕視之意,反倒讓人如沐春風。

“那...那奴才就斗膽收下了。”小太監雙手接過金元寶,只覺得掌心沉甸甸的,連忙又叩首道:“謝王爺恩典!王爺仁厚,奴才定當銘記於心。”

盛霖聰微微頷首,目送著小太監千恩萬謝地退下。

上午時分,盛霖聰並未踏出皇城王府半步,只在府中靜處。其間,穆子英遣人來接走了穆家姐妹,府中便更顯清寂。

午後,日影西斜,盛霖聰懶散地躺在一張檀木搖椅裡,雙眸微闔,似在假寐,又似在沉思。庭前落葉無聲,唯有微風偶爾掠過,帶起幾縷髮絲,襯得他神色愈發深晦難測。

時間如細沙般悄然流逝。未時剛過,秦王盛霖軒便第一個奉召入宮。皇帝於御書房接見諸藩王,秦王進去不過半炷香的工夫便退了出來,面上掛著淺淡的笑意,眸中卻看不出喜怒。無人知曉他與皇帝究竟談了些什麼,只知他步履從容地回了住處。

秦王前腳剛走,晉王盛霖宇後腳便動身入宮……

如此這般,藩王們依長幼之序逐一覲見。按理,下一個本該輪到盛霖聰,可宮中太監卻徑直越過他,宣了韓王盛霖昂先行入宮。這一變故令盛霖聰眉頭微蹙,他指尖輕輕叩著搖椅扶手,眸色漸深,卻終究未發一言。

不到半炷香的工夫,一名太監便匆匆踏入盛霖聰的院子,躬身行禮道:“王爺,皇上有旨,宣您即刻覲見。”

盛霖聰聞言,從容起身,唇角噙著溫和的笑意:“有勞公公帶路。”

“王爺折煞小奴了,這是分內之事,您請——”太監連忙側身引路,盛霖聰邁步跟上,馬濤等人亦緊隨其後。

行至皇城門前,侍衛攔下了馬濤等人,只餘盛霖聰一人隨太監入宮。初次踏入這巍峨宮闕,他雖面上不顯,目光卻仍忍不住在雕樑畫棟間流連。

“王爺,到了,皇上正在殿內等您。”小太監恭敬退至一旁,正欲告退,忽覺掌心一沉——竟是盛霖聰悄然塞入一枚金錠。

“王爺,這使不得……”太監大驚,慌忙推拒。

“公公辛苦引路,一點心意罷了。”盛霖聰笑意溫潤,不容推辭。

“那……小奴謝過王爺恩賞。”太監深深一揖,這才退下。

殿前,盛霖聰整了整衣冠,靜候通傳。不多時,殿門緩緩開啟,一名內侍躬身道:“周王殿下,皇上宣您進殿。”

踏入殿內,身後殿門無聲閉合。盛霖聰心中微詫,卻不敢流露分毫,只低眉垂首,隨引路太監前行。待太監止步,他亦立刻停住,迅速抬眸掃了一眼御座上的身影——那是大盛王朝至高無上的帝王。

“臣盛霖聰,叩見陛下!”他毫不猶豫,伏地行大禮。

“免禮,平身。”烈武帝的聲音自上方傳來。

盛霖聰緩緩起身,又聽皇帝道:“賜座。”

待他落座,這才真正看清御座上的男人——那張與自己有三分相似的面容,此刻正含笑望來。殿內靜默一瞬,烈武帝率先開口:“霖聰,你與王妃在雲州,一切可還習慣?”

盛霖聰聞言,立刻起身拱手:“回陛下,母親在雲州一切安好,只是近日染了風寒,未能親自入京賀壽,請陛下降罪。”

烈武帝擺擺手:“無妨,養病要緊。今日只有你我父子二人,不必拘禮。”

“謝陛下體恤。”

“你在雲州所為,朕皆有耳聞。尤其是平定苗疆一事,於社稷有功……”

一炷香後,盛霖聰方從養心殿退出。踏出殿門的剎那,他才驚覺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伴君如伴虎……古人誠不欺我。”

盛霖聰的身影消失在養心殿外,殿內重歸寂靜。烈武帝緩緩從龍椅上站起,負手而立,目光仍望著殿門方向,唇角噙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

“周王如何啊?”他忽然開口,聲音低沉,似在自語,又似在問人。

殿後陰影處,一道蒼老的身影緩步而出。當朝首輔黃徵微微躬身,寬大的朝服袖擺垂落,聲音沉穩:“陛下心中,想必已有聖斷了。”

“哈哈哈——”烈武帝驀地大笑,抬手指向他,“你這老狐狸!”笑聲在空闊的殿內迴盪,卻透著一絲難以捉摸的意味。

黃徵垂首而立,面上波瀾不驚。這位自潛邸時便追隨天子的老臣,早已深諳帝王心術。

烈武帝踱步至殿中,望著殿內的大香爐,忽又問道:“朕這幾個兒子……你以為如何?”

“諸位殿下皆是人中龍鳳。”黃徵語調平緩,字字斟酌。

“滑頭!”烈武帝笑罵,“你這張嘴,倒是誰也不得罪。”

“老臣不敢妄言,句句出自肺腑。”

“呵……”烈武帝搖頭,笑意漸斂,“這幾個孩子裡,唯有周王敢直言仙丹有害。”他指尖輕叩爐蓋,聲音漸低,“難道……那丹藥當真碰不得?”

黃徵深深一揖:“老臣斗膽,周王殿下所言極是。金石之物,性烈傷身,還請陛下保重龍體。”

“好了!”烈武帝驟然拂袖,語氣漠然,“這些話,朕聽得膩了。”

殿內霎時沉寂。黃徵默然垂首,額前幾縷白髮在穿堂風中微微顫動。

良久,烈武帝忽又笑著開口,聲音裡帶著幾分銳利:“黃徵,若將周王與秦王、太子相較……你以為如何?”

“咚”的一聲悶響——黃徵毫不猶豫跪伏於地,額頭緊貼金磚,卻始終不發一言。

“是不敢說……”烈武帝緩步走近,龍紋皂靴停在老臣眼前,“還是不願說?”

“臣……不敢妄議天家之事。”黃徵的聲音從地面傳來,帶著微微的震顫。

烈武帝凝視他許久,忽然輕笑:“好個‘不敢妄議’。”他轉身揮袖,“退下吧,朕乏了。”

黃徵深深叩首,倒退著退出殿門。當厚重的殿門在身後閉合時,他才發覺中衣已被冷汗浸透。抬頭望向陰沉的天色,老臣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憂色。

而養心殿內,烈武帝獨自立於御案前,指尖摩挲著一枚暗紅的丹藥,眸色深不見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