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第104章 抄家競賽?

東林黨在談論朱由校。

朱由校當然也在關注著東林黨的其他成員。

用人或處事不按照鄉黨或朋黨,這是他的一個原則,所以不會因為劉一璟、汪文言兩位東林黨大將是叛亂主謀,就直接來個清洗相關朋黨。

有一點他跟韓爌、孫承宗看法一樣,那就是萬曆以來大明朝廷內耗太多,泰昌朝一上來愈演愈烈。

自己人鬥自己人,一個個內鬥內行,朝廷裡烏煙瘴氣,經濟上土地兼併發展迅速、東南商業資本迅速集中,朝廷都不能做出有效調整應對。

晚明這年頭,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朱由校不打算搞黨爭大案,而是搞叛逆大案對各派都敲打收權,對實際參與叛亂者抄家清洗。

收回軍權、大權和經濟基礎,才是最有用的。

東林黨有汪文言、張問達、惠世揚、宋師襄這種內鬥專家、叛變投敵、死有餘辜的傢伙。

也有孫承宗等一些外圍成員,他們或因為幫過同僚,或因為被東林抨擊朝政的正氣吸引。

這些人顯然不是自己的對立面。

劉若愚已經將剩餘東林黨的履歷資料整理好了,送到了他的面前。

翻看卷宗,墨跡都是新的。

哈哈,昨天消滅了叛軍,朝廷裡立刻有人提供一切情報。

一些楚黨齊黨,覺得推倒東林的機會來了,就專門把東林黨的資料提供給東宮的人……

大權在握,永遠不缺主動依附者。

可自己哪能被這些傢伙左右了意見?更不可能按照他們的想法,直接清除東林黨讓他們這些蟲豸上位。

翻開卷宗,看了一批東林履歷。

“劉公公,你整理得不錯。卷宗都按俺的建議只留客觀內容,那些官員主張推倒東林的都去掉了?”

“都去掉了,監國殿下要是想看,那些抨擊東林的原始卷宗也都在呢。”

“嗯……留著不看,以後統計出來有用。”

“是。”

朱由校把那些舉報東林、提供的線索都收集起來,但是自己才不看它們。

專門讓劉若愚結合多方資料,整理出客觀資訊,列入卷宗。

翻到了孫承宗。

清清楚楚記述他是北方保定人,早期在大同巡撫房守士家裡當教師,後來四十歲的時候,成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的榜眼。

本非東林黨,但因為在翰林院任職,又曾維護當時還是太子的朱常洛,所以跟東林黨越來越近,也因此算是跟東宮關係不錯。

五年前,孫承宗主持應天府鄉試,涉及到黨爭,差點被彈劾罷免。是東林黨時任首輔的葉向高出手,維護了孫承宗。

自此他才算是東林黨的一員。

“看看,因為曾經站在父皇這邊,所以跟東林黨關係密切。應天府案,孫承宗捲入黨爭,好端端的做事陷入各種麻煩,自此被算作東林黨。”

劉若愚也感嘆一聲:“確實如此,朝堂上經常有非此即彼,當年支援了東宮、跟東林關係好,那就算做東林黨。除了孫承宗,還有許多人也是類似。”

朱由校感嘆,那句話真是太對了。這麼大個朝廷,如果沒有這些朋黨鄉黨,那才叫奇怪呢~

東林黨經過這次打擊,後面已經不可能再執掌官員中最顯赫職位。

也不再是自己最主要的敵人。

接下來是改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