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第103章 孫承宗的質疑

韓爌對孫承宗說道:“不瞞稚繩兄,咱們東林這幫友人,其實本身是希望振奮朝政的,而不是為了反對張居正和萬曆而反對。只可惜一些人太鑽牛角尖,給搞成了現在這個結果。”

“其實太子監國尊重士林,落實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發揚兵家的本領、農家的務實、法家的變革與綱紀,都是好事,勝過單單士林主政。”

聽孫承宗這麼說,韓爌內心驚歎面前這位好友竟然有這樣的想法。士林做士林的事,皇帝行兵家、農家、法家之事,協同配合才能取得更多成就?

一般計程車大夫很難做到啊。

其實,孫承宗能容非儒家士林的人,在明末算是獨樹一幟了。

他手下能用蒙古出身的滿桂為大將、能讓戴罪之身的趙率教重新振作、能同時鎮得住行為跳脫的圓嘟嘟和私下裡什麼都做的毛文龍。

遼東水那麼深,卻不分地域和派系,都鎮得住。

但是,孫承宗依舊參與文官的黨爭,在文官內部爭鬥不算少。

治罪丟失遼東的熊廷弼,他是一個關鍵人物。

與非東林的王在晉爭論遼東是進是退,最後不僅意見上的爭論,還給王在晉趕走了。

對武將、百家能容忍接受,跟儒家士林有爭鬥,這不就是朱由校最好的合作物件嘛~

繞了一個圈,前世朱由校、此世朱由校,都看中了孫承宗可用。

只是用法不同~

兩人正聊著,韓府的管家急忙跑進來打斷道:“宮裡面來人了,是新任東廠提督太監王體乾上門拜見。”

“東廠提督太監?王體乾!?”

韓爌有點心慌,東廠提督太監直接來找自己?不會抓人吧......

孫承宗卻知道要是抓人,就不會報名號上門拜見,那肯定是直接抓。

韓爌、孫承宗迎接王體乾入大堂。

這位前東宮後廚太監,因為忠誠無比,資歷也僅次於王安,在魏忠賢之上,所以朱由校升他任關鍵位置的東廠提督太監,專門清洗重組東廠。

“哎呀呀,不光韓閣老,原來翰林院孫學士也在啊。”

孫承宗微微驚訝,沒想到王體乾竟然認出了自己。

其實王體乾一直在東宮,當年孫承宗在挺擊案幫著太子,東宮裡面就記住他了。王體乾當廚子是真,可是廚子也是有政治、軍事願望的。

早有心記下,王體乾此時認出孫承宗並不奇怪,不是被跑到倉庫賺外快的老魏可比。

“孫學士在也正好,太子監國有話給韓閣老。孫學士也是太子多次提到的人才,確實正準備任用到更重要的位置呢。兩位那就一起聽吧。”

“是。”

王體乾朗聲道;“太子監國口諭,用人不看鄉黨朋黨,是俺的用人根本之道。請韓大學士放心,但是要配合太子監國,為陛下和大明監督好,不可再起黨爭和沽名釣譽。”

“臣韓爌領旨!”

“臣孫承宗謝監國殿下!”

韓爌、孫承宗更佩服太子的氣魄與心胸了。

用人不看鄉黨朋黨......未來必是聖君啊。

王體乾扶起兩人,又補充道:“不過這是說在前面的,如果後面黨爭再起,再往東廠等地方滲透,老奴也是領了旨意,一律從嚴處理。”

他再去拜會六部,跟目前還在的尚書專門見面,告知東廠開始改組。

“太子監國......真讓人讚歎。”

韓爌親臨叛亂那一夜,朱由校運籌帷幄、排程四方,雖然是十六歲的少年,卻動如狡兔、靜如佛陀,叛亂者被他全部拿下,還以無比信心和手段駕馭騎牆的朱純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