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對女將軍張鳳儀具有戰略眼光,在西南改土歸流和緬甸宣慰司有很多戰功。她的軍事才能朱由校也承認,但是封爵除了以戰功為條件,也要看家族的人不能封太多。
張鳳儀一般以副將的身份與丈夫馬祥麟一起帶兵打仗,一些戰功主要落在馬祥麟身上。她的老爹張銓封伯爵,丈夫馬祥麟封伯爵,丈母孃秦良玉是國公,她再來一個伯爵就太誇張了。
而盧象升,計劃在考察後擔任吏部尚書,接替年歲很高的熊廷弼。
大明自天啟朝開始,吏部尚書統一用類似於熊廷弼、盧象升這樣性格比較強硬,有邊境打仗經驗,跟傳統文官比較格格不入的來擔任吏部職位。
當然,這些遺憾榜單其中未來一些必有軍功,後面一樣會封。
其他還有一些功臣,實在是軍功比上不足,也有升職重用但就不封武勳爵位。
比如溫體仁,給他升任刑部尚書,讓這傢伙去搞案件,反正他害人本事不弱,但是有自己坐鎮溫體仁休息害人才,笨蛋和保守官員放權給他禍害去。
還有女真、倭族、高麗等投降的將領,像蒙古族的也是大明自己的滿桂不是後面多倫諾爾會盟投降的,還有自己出身的袁崇煥、毛文龍、賀人龍這種犯過大錯的都統一不封,避免爵位水分過大。
至少天啟朝這份大名單,沒有一個是投降過來的,沒一個是犯過大罪的。
最出名的是袁崇煥,犯過虛報的大錯,後面以傭兵團將領身份為大明開拓大洋洲,結果又濫殺土著,簡直壞了大明的名聲,要跟歐洲殖民者一樣了。
之後又組建大明北美五大湖傭兵團,又為大明開拓北美殖民地,居功至偉。
袁崇煥的功勞遠大於大明任何將領,封爵本來有條件,因其兩次犯眼中錯降格決不能封,
不過在北美之後有李旦、顏思齊、阿敏等牽制策應,再加上之前犯錯後的嚴厲批評,他現在暫時好像改好了,但其實.......真要是放權給他,指不定又會捅什麼樓子,比如暴打友軍之類。
所以給他封爵會助長他的驕傲自大,袁崇煥就屬於“適合當個團長,萬萬當不得軍長”的那類人。現在帶著兩千脫產僱傭兵,依託近幾千殖民地民兵就可以了,真給他上萬脫產精銳,保準給你來個先斬後奏、將在外不聽令。
所以爵位沒他事。
朱由校醞釀出來之後想給熊廷弼、魏忠賢通個氣,後面還要給新一批封爵公佈之前,內閣、軍機處、兵部等進行詳細的準備工作,比如國公名號非常重要,侯爵的名號也是,一點馬虎不得。
熊廷弼、魏忠賢看到天啟皇帝給的正式名單,心中都很欣喜,因為基本上方方面面的軍功、戰果、能力、品德都考慮到了,遠比他們各自提議的要合適的多。
但是.......洪承疇不是活著嗎?竟然在犧牲的名列,封三代流爵的伯爵。
兩人心中一驚,但一下子又恍然大悟。
這個洪承疇確實該“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