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鎮中心的打穀場上漸漸聚集起人群。
男人們佝僂著背,女人們抱著瘦弱的孩子,所有人的眼睛裡都閃爍著警惕和飢餓的光芒。
李書桁甚至還能聽到這些百姓的竊竊私語。
“他孃的,莫不是又要來搜糧食了?”
“就他孃的是一群土匪,這次要再搶糧食,咱要拼命了。抵”
“鄉親們!”
李書桁站上一塊磨盤,聲音清朗。
“縣尊閻大人體恤民情,特命我等送來糧食衣物,以解大家糧荒之困!”
人群騷動起來,原本低聲怒罵,甚至拿著扁擔鋤頭的農戶如今都愣住了。
若是縉紳的人來說,他們是死也不信的,可這次來的是知縣老爺的人,如今從縣誰不知道閻青天的名聲,除了他,這世上再不會有親自給百姓修補房子的官老爺了。
盧應元和其他書生掀開騾車和牛車上的油布,露出那些雖然破舊但比農戶們現有的好得多的被褥傢俱,以及大片麥子的時候,曬場上響起一片抽氣聲。
趙老三擠在最前面。
這個五十出頭的老農,臉上的皺紋還帶著黃沙。
他湊過去,壯著膽子踮腳朝裡看,顫抖著手指撫摸一條厚實至極的被褥,這顯然是那些真正城裡的老爺才能用得上的上等貨色,連村子裡的鄉紳都用不起呢。
“這......這真是給咱的?”
趙老三嗓子有些發乾,慌亂中才察覺到自己髒兮兮的手還在摩挲著上等的棉花,連忙小心翼翼的收回來。
“正是。”
李書桁微笑著點頭。
“縣尊大人說了,要讓秋荒鎮不再有荒年。”
分發工作進行得異常順利,當農戶們抱著分到的物品時,他們眼中的警惕漸漸融化成了某種熾熱的東西。
有人抱著厚實的被褥歡天喜地,有力氣大的漢子的一個人便拿了一張桌子和兩把上好的椅子,笑的合不攏嘴。
這一刻,李書桁知道時機到了。
“鄉親們,縣尊大人還有一個恩典。”
磨盤上的讀書人看起來比幾個月前黑了許多,那是他上次下鄉的時候,帶著百姓們一起興修水利曬的,李書桁提高聲調。
“凡是加入黑袍義民會的,每月可得糧食一斗,鹽二兩,遇災年優先賑濟......”
糧食和鹽,還是每月發放?
趙老三的耳朵豎了起來,當即第一個扯著嗓子嚎起來。
他有個十四歲的孫子,聰明伶俐,卻因家貧只能跟著他在地裡刨食。
“李......李大人,這義民會是要做什麼的?”
“保境安民,互助互利。”
李書桁的答案像是早就準備好了。
“縣尊大人需要知道每個村鎮的情況,好及時賑濟,若是有什麼災亂,縉紳欺壓和匪患,義民會就是縣尊大人的耳目和手足。”
“只要加入義農會,日後就能幫閻大人,實現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的機會!”
鄉親們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