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渀是老軍戶,軍中聽的都是百戶,千戶之類職銜。
指揮使下便是千戶,管轄一千一百二十人,千戶下是百戶,管轄一百二十人,百戶下是總旗,管轄五十人,總旗下是小旗,管轄十人。
不過他見的多了,腦子動的也快。
按照大人的設想,如此一來,完全可以快速調動各級資源進行作戰,不僅如此,若是以後兵種多了,還能明確分工與戰鬥。
“每個排還要配一名友人師。”
閻赴繼續開口,這次明顯要鄭重許多。
“友人師,負責思想教導和紀律監督。”
“這是......教書先生?”
少年閻天撓頭,只有在閻赴面前,他才沒有那股狠勁。
不過他也沒讀過書,到底不明白軍隊裡要個教書先生幹什麼。
閻赴笑了“說是教書先生也差不多,但他們教的不是四書五經,而是為什麼而戰,為天下百姓都能吃飽穿暖,為再沒有人能隨意欺壓良善!”
“有了這些人,日後便不會出現像邊軍那樣殺良冒功,劫掠百姓的事出現了。”
趙渀苦笑之餘突然打了個寒顫。
他雖是個粗人,卻敏銳地感覺到,這套精巧細緻的規劃背後,藏著某種令人膽寒的力量。
這根本不是普通的農民造反,而是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
閻大人一直都在一點點完善,前進。
他又想到兒子趙渀之前搞的那些背後動作,心底只剩下慶幸,還好自己阻攔的早。
“大人高明!”
閻天認真點頭,滿眼期待。
“有了這制度,咱們就不是烏合之眾了!”
閻赴點點頭,轉向一直沉默的老軍戶趙渀。
“老趙,你當過邊軍,覺得這法子如何?”
趙渀複雜點頭,眼底驚豔。
“大人,這樣的法子,步步為營之下,是一條長久之路,實在不可多得。”
閻赴心中卻暗歎。
畢竟是當代軍中經歷過血與火,摸索出來的基礎路子,在這個時代,卻足以讓人驚豔。
“明日開始實行。”
閻赴收起圖紙。
“各班排長由你們推薦,我來定奪,友人師的人選......”
他頓了頓,看向遠處幾個正在教士兵識字的年輕人,那是黑袍樞秘局培養的一批友人師,類似指導員,他們的出身都是窮苦書生。
“我來安排。”
趙渀,閻天也都開始亢奮,這看起來只是一次改變,但,卻是黑袍這個勢力首次形成完全全體的制度!
酉時三刻,閻赴帶著閻狼離開了小莊,暮色下,一行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閻赴抬頭,想起昔日種種,本以為能靠科舉入仕改變天下,讓大明這個有風骨的王朝起死回生,卻因貌醜被嘉靖皇帝親自貶低名次,發配到這苦寒之地。
一路上,他看清了朝堂的腐朽,也看盡了百姓的顛沛。
“也好。”
“嘉靖皇帝還有好多年才死。”
“大明王朝的壽命還有數十年。”
“提前對抗歷史的規律….我又有幾分勝算呢…”
“可總要有人去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