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進大明,比考進大明容易

第275章 政治的初期形態

“旅之上,未來可設師,軍,設將軍、大都監、總軍師,此為後話。”

“關鍵在於軍中,當設雙長官制,軍官主掌作戰、訓練、指揮,但還要設定一個思想教導官,如旅監等,主掌思想教育,忠誠監督,軍民關係,確保軍隊聽命於為窮苦人打天下的信念,而非效忠個人,成為私兵。”

此言一出,武將佇列中,趙渀、趙將等老成持重者微微頷首,眼中露出深思。

閻狼、閻天等少年悍將則眼神一亮,似乎捕捉到了某種精髓。

如今大明邊軍,便幾乎已是私軍。

張居正點頭,補充開口。

“還有,軍總必須設定細化。”

“不能再像以前,一個將領什麼都管,什麼都管不好,必須設立專職,軍需官,專司糧秣、軍械、被服,戰略謀劃官,專司敵情分析、作戰計劃,軍法官,專司軍紀執行,各司其職,方能如臂使指,令行禁止。”

“好!”

老軍戶趙渀第一個點頭,這套更改細化不能細想,越想越讓人激動。

“此制甚好,雙長官,既保戰力,又固思想,分工明確,效率倍增!”

“第二體系,行政總署。”

張居正聲音拔高,帶著一種重建秩序的使命感。

“職責,處理全部日常行政,徵收賦稅,管理經濟,建設基礎,執行法律,管理官吏,此乃運轉之樞紐,民生之保障。”

“大體構架,核心暫設於河南府,設總署令一人,總管全域性。”

“下設六曹,借鑑明制,但免了禮部和兵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戶曹,掌戶籍,財政,稅收,糧儲,錢袋子,命脈所在。”

“工曹,掌工匠,工程,水利,道路,橋樑,城池,軍工生產配合,興國之基。”

“吏曹,掌官員考核,任免,升遷,賞罰,吏治清明,關鍵在此。”

“刑曹,掌律法制定,刑獄審判,緝捕盜匪,維護法紀,國之重器。”

“商曹,掌市場,貿易,手工業,度量衡,商稅徵收,繁榮經濟,不可或缺。”

“農曹,掌土地分配,農技推廣,水利興修,糧產根本,重中之重。”

“另地方設府尹,府丞,對應六曹下設房,此為政務體系,基層觸角。”

禮部無用,兵部如今是黑袍軍單獨的體系,自然不納入其中。

張煉如今也興奮開口,眼中充滿欽佩。

“六曹分治,職能清晰,責權明確,打破舊制一人管多事、推諉扯皮之弊,足可政令直達,減少地方掣肘,確保新政暢通無阻,當真絕妙。”

趙觀瀾等文官紛紛點頭,臉上洋溢著興奮,這套體系,既類似大明六部,又能完成權責分明,讓他們看到了施展抱負、建立功業的廣闊天地。

“第三體系,則是鄉民自治會。”

這一刻,閻赴的聲音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鄭重和期待。

“此乃新政之根基,民心之所繫,均田減賦,爭取民心,基層穩定,全賴於此!”

這也是閻赴結合四百餘年後的世道提出的,真正讓黑袍軍有別於大明的核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