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火器試驗場。
試驗場的寒風,如同裹著冰碴的鞭子,抽打著每一個裸露的面板。
積雪被連日爆炸的氣浪掀飛,露出底下凍得硬邦邦的黑土,又被新的硝煙和油汙染成斑駁的焦黑。
閻赴沒有站在避風棚下旁觀。
他裹著一件半舊的羊皮襖,褲腿和靴子上沾滿了泥漿和火藥粉末,與工匠們一同站在風雪肆虐的試驗場邊緣。
五眼的連發銃和改良火炮研製很慢,畢竟要經過大規模的引數調整測試,所以現在他主要看的研發是猛火油彈和炸藥包。
大明時期的火器還停留在攻打城池上,比如火炮,實心炮彈的威力僅僅在催城上效果顯著,但面對軍陣的殺傷力就明顯小了不少。
雖然到嘉靖年,已經有連發火箭,比如一窩蜂等,但殺傷力仍在傳統的器具上,他要的是應對大面積的軍陣,那投石機和猛火油彈的效果就顯得出類拔萃了。
“第七次,配比三,點火。”
孫老的聲音帶著疲憊的沙啞,但眼神依舊銳利。
“嗤!”
引線燃盡,“轟!”
猛火油陶罐被簡易投石機丟擲,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
“嘭!”
陶罐精準命中目標,碎裂!
黑色的猛火油四濺開來。
然而預想中的沖天烈焰並未出現,油液只是緩緩流淌,火苗在油麵上掙扎了幾下,被凜冽的寒風一吹竟熄滅了,只留下一片冒著青煙的汙漬和刺鼻的氣味。
年輕匠人忍不住罵出聲,狠狠跺了跺凍僵的腳。
“這鬼天氣,油都凍稠了,根本燒不起來!”
“引火藥不夠!”
匠人李鐵錘皺著眉頭。
“風太大,火星子沒引燃主油就吹散了!”
沮喪的情緒在匠人中蔓延。
連續二十多次失敗,寒風吹得人骨頭縫都發冷。
閻赴眉頭緊鎖,大步走到落點附近,不顧灼熱和刺鼻的氣味,蹲下身,用手指沾了一點尚未完全冷卻的油漬,捻了捻。
天寒地凍,油脂凝結,流動性差,難以迅速鋪開引燃。
他抬頭看向孫老。
“孫師傅,上次你說加松脂助燃?效果如何?”
孫老連忙道。
“回閻大人,加了,但量少了,助燃不夠,量多了,油更稠,更難燒開,這分寸不好拿捏啊。”
“試試摻些低凝點的油?”
閻赴思索著。
“比如桐油?或者煤油?”
他記得煤油凝點較低,但此時大明也不知道普及沒有。
“桐油?”
孫老眼睛一亮。
“對,桐油稀,好燒,摻進去,或許能行,李鐵錘,快去庫房,取桐油來。”
“引火藥呢?”
閻赴轉向負責引火藥的匠人王火。
“現在的引火藥,主要是什麼?”
“回閻大人,硝七成,硫兩成,炭一成。”
王火肅然開口。
“按老方子配的。”
“硫磺比例可以再高點。”
閻赴回憶著相關知識。
“硫磺易燃,增加硫磺比例,再試試加點細鐵粉?增加引火藥燃燒速度?”
“鐵粉?”
王火一愣,隨即眼中爆出精光。
“對啊,火星子撞上去,能擦出火,能燒得更快,更猛,我這就去試。”
另一邊,炸藥包的測試也在進行,一個加大藥量的新配方炸藥包被埋入凍土坑。
“點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