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65章 大整鹽政(上)

關稅商議帶來的直接增幅有限,大多是為本國工商資本發展鋪墊,如果快速的增長一波收入,那麼就要將目標放到另一個重要地方——鹽稅——上了。

自古以來,鹽業都是暴利行業,提供的國家稅收也是最多的,而淮揚地區更是天下鹽都,朝廷稅收泰半皆出此地,若非南洋當時已佔領此地,而且兵馬開到紫禁城,清廷怎肯放棄這座聚寶盤?

然而,雖說鹽稅是國家稅收大頭,但每年能夠提供的稅收也不過三四千萬兩,這相比於整個中國的人口規模和鹽價,實際上是要嚴重缺失的。

因此,鹽稅也就成為了東南巡閱府的重點改革物件,與其一同進行的還有菸酒官營等。

為了徹底有效的整治鹽稅,左孝威任命左念微為兩淮鹽運使,率隊前去考察、制定新鹽制。

......

石頭牌樓高高的佇立在碼頭上,正中的位置是一塊金匾,上面寫著八個斗大的正楷字:與民更始,東南俱興。牌樓下幾頭舞獅正賣力的搖頭晃腦,舞獅人踏著鼓點邁著虎步,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個個精神抖擻,一條赤龍追著寶珠在獅群中翻飛舞蹈,喇叭嗩吶。銅鑔打鼓,周圍的各式樂器演奏著歡快的曲調。。

在他們背後,一座巨大繁華的城池矗立在大地上,隱約間似乎還能聽到那裡傳出的鶯歌燕舞,金迷紙醉。

這裡正是揚州,天下最繁華的地方,無數文人墨客、富商巨賈在這座城市中留下了數不清的詩詞傳說。

這座碼頭之所以這般熱鬧,也是有原因的,只見一支長長的船隊自大運河上駛了過來,一溜煙十數道小火輪,打頭的那一艘上還立著好幾門泛著金屬光澤的機關炮,在場的人中不乏外國投機客和軍火販子,一眼辨認出來,那正是哈奇開司機關炮。

這些船上都懸掛著斜紋青龍旗,毫無疑問,這些炮艇都是來自於長江艦隊,而他們護送的船隻自然也沒有什麼疑問了,果不其然,軍艦後面的船隻雖然是火輪,但制型卻是官船,朱漆烏篷,船舷陽橋插著高腳牌座,船篷之上有桅,桅上有鬥,滿清還在的時候,官老爺們的大堂官銜就懸掛在那上頭,平時出行前呼後擁,均有扒船護衛,氣派非凡。

雖說東南建立之後在這方面有所壓制,但時間畢竟太短,只有區區半年,精力還大多耗費在對日作戰上,所以很多地方也是來不及全面整改,但沒有全面整改並不代表沒有整改,首先就是出行禮儀,左念微親身做範,國家威嚴絕不來自於對民眾的懲罰和恐嚇,因此出行的船隊安排也嚴格限制,專門制定了《東南巡閱府官員禮儀指導》,而帶有嚴重的封建風氣的官銜牌等物件全部被撤下,船上只懸掛國旗。

除此之外,文宣司的各大報紙也在宣傳,但饒是這樣,也攔不住鹽商們主動花錢僱人前來歡迎,要表現的十分熱情。

畢竟在這些人看來,左家遲早是要當皇帝的,那左念微鐵定是太子爺,揚州城裡的評書都有人開始把左念微和唐太宗相提並論,雖說這個比方非常不合理,但用心如何先且不論,從這些風言風語中,百姓的認知還是可以窺見一點的。

對於左念微這位“太子爺”的到來,揚州的鹽商們卻是心中忐忑不安。正如之前所說,清末鹽稅佔了財政收入大頭,在江蘇更是如此,整個江蘇的稅收中,一大半都是鹽稅。但我們都知道,清末的稅收能力是非常差的,國家財政能力幾乎崩潰,能收到這樣的稅收,全靠對鹽商和鹽戶的瘋狂壓榨。

鹽戶是中國古代悲慘的人群之一,要承受繁重的賦稅徭役,勢單力薄,而鹽商則不然,尤其是其中的大鹽商,作為中國古代商人中的翹楚,憑藉著特殊地位不僅為自己攫取了大量的財富,也與官場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尤其是淮揚鹽商,富甲天下,手眼通天,一招不慎,前來整頓的官員就可能落馬落水,輕則丟了烏紗帽,重則失了性命,要想扳倒這個群體,那就需要動用足夠地力量,採取合適的技巧,在合適的時間處理該問題。

而左念微就是這樣一個合適的人,位高權重,手握兵權,又有足夠的才能,還正好是在改朝換代的岔口上,這個時機非常重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